傅适野 x 蒋方舟 x 张秋子:伍尔夫的时时刻刻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08:30 3

摘要:“有趣的事情在这里,可我找不到一张稳固的桌子摆放它。也许我会茅塞顿开,重读时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想寻觅一个位置,由此可以将人物置于时间与大海的背景中,我确信这么做是对的——可是,天啊!”

“有趣的事情在这里,可我找不到一张稳固的桌子摆放它。也许我会茅塞顿开,重读时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想寻觅一个位置,由此可以将人物置于时间与大海的背景中,我确信这么做是对的——可是,天啊!”

时间,是伍尔夫作品中的与水域同等显眼的元素,也是伍尔夫为行文流动而挖凿的河道。替她立传的林德尔·戈登提到,《达洛维夫人》的第一稿曾题名“《时时刻刻》(The Hours)”,“强调了外在时间框架的恒常性”。与多数现代作家相似,伍尔夫的时间是充满潜能的造物,是“表达某些特定经验的形式”,也暗藏反抗的力道,它始终磨砺在伍尔夫不同的作品中,解构更多的既定认识,重生更多的生命尊严。“这一刻便是她热爱的:生活、伦敦、此时此刻的六月。”

2025 年 3 月 26 日 — 5 月 7 日,大屋顶文化联合单向空间发起,上海译文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磨铁经典、中信·无界、艺文志eons、果麦文化协办「大师穿过大谷仓 |我有根,但我流动」伍尔夫主题系列活动,打造 1 场房间互动展,进行 2 天的沙龙对谈,共度 1 个音乐朗读夜。3 月 30 日(周日),我们将以“伍尔夫的时时刻刻”为题在单向空间·良渚大谷仓店举办沙龙,共谈伍尔夫的时时刻刻,以及它们映照下的生活。

#沙龙对谈 02

伍尔夫的时时刻刻

傅适野 x 蒋方舟 x 张秋子 x 杀手3 月 30 日(周日) 14:00-16:00她感到自己非常年轻;同时又说不出的苍老。她像把刀子穿透一切事物;同时又是个局外的旁观者。在她看着出租⻋的时候,总有一种自己是远远地、远远地独自在海上的感觉;她始终感到活在世上,即使是一天,也充满了许多危险。/《达络维夫人》

*以伍尔夫为原型的电影《时时刻刻》

伍尔夫的抵抗,显像在她对线性逻辑的解构中。

文本创作里,她揉捏时间:让一天之内的潮汐涨落和日照方向,意味人的一生;让努力捕捉当下的感官真实,又因屡屡受挫而处于未完成状态的画作,成为永恒的证明;还想创作一部性别流动的传记,将“从 1500 年写到今日”之事,汇在同一人身上。

生活中,她也调动时间以鼓舞自己:“我现在还不能灵活驾驭我的文字,但不要紧。设想一下,老弗吉尼亚女士戴上老花镜,要开始读这篇 1920 年 3 月的日记,那她一定希望我继续写下去吧。你好啊,我亲爱的过去!”

有限度的时间内,可以囊括多少生命体验?如何理解伍尔夫笔下时间的⻓短深浅,其中观点又如何映照生活?随机波动主播傅适野、作家蒋方舟、研究者张秋子和单向空间新媒体主编杀手将作为伍尔夫的深度阅读爱好者,一起漫谈她与时间。

时 间地 点单向空间·良渚大谷仓店嘉 宾

傅适野

媒体人,播客随机波动主播。

青年作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得主,首届朱自清散文奖得主。出版作品《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主人公》等十余部作品。

张秋子

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文本细读爱好者,出版作品《堂吉诃德的眼镜》《万千微尘纷坠心田》《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

杀手

单向空间新媒体主编

来源:单向街书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