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山路十八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05:12 2

摘要:"阿妈别说话!"小满咬着牙继续往上爬,石头硌得草鞋脚底生疼。去年冬天母亲咳血时,县医院诊断说是肺结核,可家里哪有钱住院?草药吃了半年,病情却越来越重。

暴雨像天河决堤般倾泻而下,林小满背着母亲在泥泞山路上踉跄前行。雨水顺着蓑衣缝隙钻进衣领,和后背的冷汗混在一起,分不清是冷是热。

"小满,放下我吧......"背上的母亲气息微弱,枯瘦的手指抓着她的肩膀。

"阿妈别说话!"小满咬着牙继续往上爬,石头硌得草鞋脚底生疼。去年冬天母亲咳血时,县医院诊断说是肺结核,可家里哪有钱住院?草药吃了半年,病情却越来越重。

突然脚下一滑,母女俩滚进路边排水沟。小满慌忙护住母亲的头,却听见"咔嚓"一声脆响——别在发间的银簪断成两截。这是外婆传给母亲,母亲又在她十六岁生日时送她的成年礼,錾刻着山茶花的银饰在泥水里泛着幽光。

"阿妈......"小满声音发抖。

"莫哭,簪子断了还能修......"母亲用袖子擦她脸上的雨水,"小满啊,阿妈怕是熬不过今晚了。你要答应阿妈,继续读书......"

闪电划过天际,照亮母亲凹陷的眼窝。小满想起上个月收到的省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当时她正蹲在猪圈给母猪接生。通知书被雨水泡得字迹模糊,可"林小满"三个字依然清晰。

"阿妈我答应你!"小满把断簪紧紧攥在手心,指甲刺进掌心的伤口。

当她们终于跌跌撞撞来到乡卫生所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医生掀开白布时,母亲的手还保持着握笔的姿势——那是她教小满写字时的样子。

办完丧事回到家,土墙上贴着的奖状被雨水泡得卷边。小满蹲在火塘边,用竹筒从米缸里舀出最后一把玉米碴。突然听见院外传来汽车喇叭声,两个穿制服的人走进来:"林小满?这是你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去年你没来报道,现在..."

小满攥着断簪的手微微发抖,喉咙像塞了团火。她知道,如果此刻点头,明天就得去县城读书。可米缸见底,猪圈里的猪崽还没断奶,弟弟的学费也还没着落......

"我不去了。"她低头看着地面,眼泪砸在火塘的余烬上,腾起细小的青烟。

深圳北站的霓虹灯在雨雾中扭曲成彩色河流,林小满攥着蛇皮袋的手沁出冷汗。袋里装着三件换洗衣物、断成两截的银簪,还有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二十块钱。这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山,列车员报站时,她盯着窗外密密麻麻的高楼,恍惚看见无数水泥巨兽在暮色中缓缓蠕动。

"让开让开!"扛着编织袋的男人撞得她踉跄后退,背包带在肩膀勒出红痕。出站口的电子屏闪烁着招工广告,她的目光被"包吃包住月薪2800"吸引,跟着人群钻进黑车。车厢里混合着劣质香水和汗酸的味道,邻座的女工嚼着槟榔问:"新来的?哪个厂?"

"昌隆电子。"小满小声回答,换来对方嗤笑:"流水线机器人厂,站着干十二小时,你个小身板能扛住?"

凌晨三点的工业区像座永不入眠的蜂巢,昌隆电子的铁门在身后哐当关上。主管把工牌甩在她脸上:"林小满?身份证呢?"

"我...我成年了。"小满攥着伪造的身份证,指甲掐进塑料边缘。主管扫了眼照片,突然凑近她脖颈:"彝族的?听说你们会下蛊?"

流水线的金属传送带泛着冷光,小满机械地重复着"取料-焊接-检测"的动作。焊枪的蓝光在面罩上折射出扭曲的光斑,隔壁工位的阿芳用胳膊肘碰她:"别发呆,线长盯着呢。"这个来自贵州的苗族姑娘已经在这里干了三年,腕上戴着褪色的银镯子。

第一个月工资到账那天,小满躲在宿舍被窝里数钱。2650元,扣除伙食费和住宿费,还剩1980。她在手机计算器上反复计算:弟弟的学费600,猪崽饲料300,剩下的给阿妈买药...突然意识到什么,眼泪砸在屏幕上。

工厂对面的城中村像迷宫般错综复杂,小满在巷子里发现一家旧书店。泛黄的《飞鸟集》里夹着张纸条:"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她摸着扉页上钢笔字的凹痕,突然听见身后有人说:"小姑娘识字?"

穿中山装的老人正在整理书架,镜片后的眼睛闪着光。得知小满每天凌晨五点起床背书,他执意要送她本《古文观止》:"我姓张,退休语文老师。你要是不嫌弃,每周三晚上来我家,我给你补课。"

从此每个周三,小满都要穿过三个街区去张老师家。老式居民楼的楼道里飘着霉味,张师母总会端出煮红薯:"姑娘多吃点,看你瘦的。"在那盏摇晃的台灯下,她第一次知道"苔痕上阶绿"不是写青苔,"面朝大海"的诗人最后卧轨自杀。

三个月后的某个雨夜,张老师突然剧烈咳嗽。小满帮他捶背时,瞥见病历单上的"肺癌晚期"。老人却笑着从抽屉里掏出个铁盒:"这些钱你拿着,去参加成人高考。"

"不行!"小满后退半步,撞上满墙的奖状,"您还要治病..."

"我的时间不多了。"张老师把存折塞进她手里,"你知道吗?我女儿要是活着,也该你这么大了。"

小满跑出单元楼时,暴雨抽打着她的脸。存折里的五万元像块烧红的炭,她突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小满!"

工厂老板的儿子陈立明撑着伞站在路灯下,白衬衫被雨水打湿贴在身上。这个总在流水线旁转悠的年轻人,此刻眼睛亮得像淬了星火:"我送你回去。"

出租屋里,小满反复摩挲着断簪。张老师咳血的声音在耳边回荡,陈立明递伞时指尖的温度还残留在掌心。她打开手机登录短视频平台,镜头对准窗外的霓虹:"大家好,我是来自云南的彝族女孩小满。今天想给大家讲讲..."

直播间突然弹出条私信:"穷山恶水出刁民,装什么文化人?"

手指悬在关机键上,她想起张老师说的"苔花如米小",终于点开美颜滤镜。当第一首彝族民谣从手机里飘出来时,弹幕突然被"好听"刷屏,礼物特效在屏幕炸开。

来源:福建文化志愿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