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到底是什么人种,为何四个组成国的长相差异这么大?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4 22:39 2

摘要: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英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英国人似乎应该有着相似的外貌特征。但当深入英国的四个组成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就会发现他们在外貌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英国的民族构成。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英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英国人似乎应该有着相似的外貌特征。但当深入英国的四个组成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就会发现他们在外貌特征上有很大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聊聊英国的民族构成。

现在的英国居民,长相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这是因为英伦三岛历史上历经多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目前考古发现及基因研究表明,约在公元前13世纪,也就是中国商朝时期,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现今西班牙、葡萄牙所在区域)的伊比利亚人,穿过海峡踏上了英伦三岛。他们被视为英国官方认可的最早一批居民,是英国原住民的代表。

从基因层面分析,伊比利亚人的基因在现代英国某些偏远地区人群中仍有一定比例的留存,对英国早期的民族基因库有奠基性作用。

公元前5世纪,欧洲大陆局势发生变化,被罗马人称为三大蛮族(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之一的凯尔特人开始迁徙。

他们凭借着先进的冶铁技术打造出锋利的铁制兵器,战斗力大幅提升,一路西进,逐渐迁徙到英伦三岛。凯尔特人凭借武力优势,取代伊比利亚人成为英国的主体民族。

凯尔特人有多个分支,其中一支名为布列吞的凯尔特人实力强劲。“不列颠”这一名称便源于这个民族,如今法国最西部深入大海的布列塔尼行政区,名字也是“布列吞”的变音,那里至今仍生活着凯尔特人种的布列吞人。

从外貌上看,凯尔特人比伊比利亚人身材更高大,肤色更加白皙,很多人的头发呈棕色或红色。在文化方面,凯尔特人拥有独特的德鲁伊教信仰。德鲁伊教的祭司在部落中地位崇高,负责主持宗教仪式、传授知识等重要事务。

公元前55年,罗马共和国的高卢总督恺撒率领军队跨海进攻不列颠。虽然首次进攻遭遇凯尔特人顽强抵抗,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但罗马人并未放弃。

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再次发动对不列颠的征服战争,这次罗马军队成功登陆并逐渐占领了不列颠的大部分地区,将其纳入罗马帝国版图,开启了长达约4个世纪的统治。

在罗马统治期间,大量罗马人涌入不列颠。这些罗马人包括军人、官员、商人、工匠等不同阶层。他们带来了罗马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筑风格、语言文化等。从政治上,罗马人在不列颠建立起行省制度,设立了各级行政机构,推行罗马法律。语言上,拉丁语也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开来,对当地语言产生影响。

随着罗马人的不断迁入,不列颠民族不可避免地混入了罗马拉丁血统。从基因角度分析,现代英国部分人群的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与罗马人相关的基因标记,尤其在英格兰东南部等罗马统治较为稳固的地区,这种基因混合现象更为明显。

罗马帝国后期,因内忧外患,逐渐撤离不列颠。这一地区出现权力真空,为其他民族的入侵创造了机会。

从公元5世纪开始,原本生活在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和德国西北沿海一带的日耳曼人,主要分为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三个部落,开始大规模南渡北海,向不列颠迁徙。

这些日耳曼人部落凭借强悍的武力,在不列颠不断扩张势力范围。他们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展开激烈冲突与争斗,经过长期的战争与融合,逐渐在不列颠站稳脚跟。日耳曼人先后建立起七个国家,这便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国时代”。

在这些日耳曼部落中,盎格鲁和撒克逊人势力最为强大,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取代凯尔特人,成为不列颠的新主人。“英格兰”一词就源自“盎格鲁人的土地”(angle-land),他们的语言、文化逐渐成为当今英国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语言方面,盎格鲁-撒克逊语成为英格兰地区的主要语言,现代英语中有大量词汇便来源于此。从基因融合角度看,日耳曼人的基因在现代英格兰人的基因构成中占据主导地位,对英格兰人的外貌特征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常见的浅色头发、蓝色眼睛等特征,都与日耳曼人的基因遗传密切相关。

公元8世纪末,来自北欧的维京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扩张与掠夺行动,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欧洲各地,其中就包括不列颠群岛。

维京人主要由挪威人、丹麦人等组成,他们驾驶着独特的长船,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沿着海岸线四处袭击。

在不列颠,维京人先是对沿海地区进行掠夺,随后逐渐深入内陆。他们在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北部等地建立起定居点,与当地居民发生了复杂的互动关系。

在苏格兰,维京人的入侵对当地的民族构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兰原本的主体民族是凯尔特人中的皮克特和斯科特人,但维京人的到来,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凯尔特人与维京人融合的区域。

从基因角度看,现代苏格兰人的基因中,有一定比例来自维京人,这使得苏格兰人的外貌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与维京人相似的特点,如部分苏格兰人身材高大、毛发浓密等。

在爱尔兰,维京人同样建立了定居点,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相互影响。都柏林就曾是维京人的重要据点,随着时间推移,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在英格兰北部,维京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在一些地区,维京人的定居点逐渐与当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村落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景观。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基因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饮食习惯、建筑风格等。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率领军队入侵英格兰。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哈罗德二世仓促应战,双方在黑斯廷斯展开了一场决定性战役。

威廉的军队凭借出色的战术和骑兵优势,击败了哈罗德二世的军队,哈罗德二世战死沙场。随后,威廉顺利进入伦敦,并加冕为英格兰国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诺曼征服”。

诺曼人原本是北欧维京人的后裔,在法国诺曼底地区定居后,逐渐接受了法国的文化与语言,形成了独特的诺曼文化。诺曼征服对英格兰产生了全方位的深远影响。

诺曼人带来了法国的语言、文学、艺术和建筑风格等。法语成为英格兰宫廷、贵族和上层社会的主要语言,对英语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现代英语中许多法语词汇便是在这一时期融入的。

从民族融合角度看,诺曼人的基因与英格兰原有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凯尔特人等基因进一步混合。在现代英格兰人的基因构成中,诺曼人的基因也占有一定比例,这对英格兰人的外貌特征产生了微妙影响。

经过数千年的民族迁徙、融合与发展,英国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在现代英国,四个组成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因历史上民族构成的差异,在长相上呈现出明显不同。

在英格兰,主体民族是盎格鲁-撒克逊人,但由于历史上经历了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罗马人、维京人、诺曼人的融合,其基因构成较为复杂。从外貌上看,英格兰人常见浅色头发,如金色、棕色,眼睛颜色多为蓝色、绿色或灰色,肤色较白皙,面部轮廓相对柔和。

据统计,在英格兰东南部,约70%的人具有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外貌特征,但在一些城市,由于近现代移民的影响,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在伦敦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不同种族相互交融,白种人比例在2021年的人口普查中降至36.8%,各种肤色、外貌特征的人共同生活,形成了多元的城市风貌。

苏格兰人主要由凯尔特人与维京人融合而成。凯尔特人原本就身材高大、肤色白皙,红发比例相对较高。维京人的融入,使得苏格兰人在身材上更加高大健壮,毛发也更为浓密。

在苏格兰高地地区,约40%的人拥有红色或红褐色头发,这一比例远高于英国其他地区。苏格兰人常见蓝色或绿色眼睛,面部轮廓较为硬朗,具有一种坚毅的气质。

威尔士人主要是古代凯尔特人的后裔,在历史上长期保持相对独立的状态,受其他民族基因影响较小。威尔士人大多身材中等,肤色白皙,头发颜色多为棕色或黑色,眼睛多为棕色。

在威尔士的一些偏远山区,当地居民仍保留着较为纯正的凯尔特人外貌特征,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也得以较好传承,如威尔士语在当地仍被广泛使用。

北爱尔兰人情况较为特殊,主体是爱尔兰人,由古代凯尔特人、维京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混合而成。从外貌上看,北爱尔兰人融合了多种民族特征,既有凯尔特人白皙的肤色、深色的头发,又有维京人高大的身材特点。在北爱尔兰的一些地区,不同民族外貌特征差异较为明显,这与当地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有关。

来源:少数派地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