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30日,2024年长江生殖健康论坛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特邀两院院士及众多省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参加,大家围绕生殖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国内外生殖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前沿进展。活动采用“主会场引领,分会场深耕,辅以会前培训”的多元化架构展开,旨在加速推
11月30日,2024年长江生殖健康论坛在武汉举行。本次会议特邀两院院士及众多省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参加,大家围绕生殖健康领域的热点问题,分享国内外生殖医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前沿进展。活动采用“主会场引领,分会场深耕,辅以会前培训”的多元化架构展开,旨在加速推动生殖医学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为优化人口结构、提升生育健康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主持人 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院长张元珍教授
开幕式由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副理事长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儿医院院长张元珍教授主持。湖北省科协学会部雷鸣部长,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处王丹副处长等领导出席论坛。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名誉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陈孝平院士(线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乔杰院士(线上),南京医科大学讲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沙家豪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李蓉教授,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理事长熊承良教授等院士专家参会。
学会理事长熊承良教授开幕致辞
熊承良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作为湖北省科协2024年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内生殖健康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生殖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挑战与机遇。
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孝平院士开幕致辞(线上)
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孝平院士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广大的青年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期望: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权威,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
中国科协副主席乔杰院士开幕致辞(线上)
中国科协副主席乔杰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以长江为媒,共筑生殖健康梦,就是在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学术交流桥梁,让与会者能够共同探讨生殖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发挥生殖健康工作者的智慧和才干来助力人口的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结束后,会议开始了精彩的学术环节。
肠道微生态与生殖内分泌疾病(线上) 中国科协副主席乔杰院士
中国科协副主席乔杰院士在讲座中通过将不孕症与患者独特的微生物群联系起来,利用AI和大数据分析,揭示了肠道菌群在生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和卵巢早衰POI)中的作用。她指出,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影响免疫因子IL-22、GLP-1受体激动剂和靶向菌源DPP4的表达,这些因素在改善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具有潜在价值。通过AI技术,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和预测患者的生育能力,促进女性生育健康。
Patient-Centered AI Approach to Postpartum Depression(线上直播)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李国华教授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国华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以患者为中心的AI方法在应对产后抑郁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早期筛查、个性化干预、情感支持、持续监测和跨学科合作,AI可以为新妈妈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
基因组检测:现状与挑战(线上直播)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虞京葳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虞京葳教授在讲座中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政策法规的完善,基因组检测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解读基因组数据,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2.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为基因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可能实现对遗传病的根本性治愈。3.跨学科合作:基因组检测的成功应用离不开多学科的合作,包括医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努力,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微生物组暗物质的人工智能解析与健康转化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宁康教授在演讲中探讨了微生物组暗物质的人工智能解析与健康转化研究。他强调了微生物组大数据的复杂性,并介绍了AI在微生物组数据挖掘中的应用,如发现新抗生素、预测疾病发展等。宁教授展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跨地域疾病预测模型,并讨论了微生物组在人肠道和皮肤微生态方面的转化应用。最后,他强调了微生物组研究的交叉科学特性和人工智能在数据挖掘中的重要性。
这些教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AI(人工智能)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
其他专家教授也从生殖健康的各个方面为在场参会代表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生殖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效的交流平台,有助于促进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将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殖健康事业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大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机会,共同为提升生殖健康服务水平、造福广大患者、推进湖北省人口高质量发展而努力。
以下是本次会议现场图集:
体外重建男性生育力 南京医科大学 沙家豪教授
生育友好助力健康生育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 李蓉教授
流产,不是一件小事 北京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现任主任委员 刘欣燕教授
有无相生:构建生精障碍诊疗新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李铮教授
血清游离睾酮测定的新方法及临床意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孙斐教授
从最新指南看不孕不育伴肥胖的管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杨冬梓教授
男性生育力保存的临床应用与挑战应对 广东省生殖医院 唐运革教授
2024年ESHRE胚胎移植数目共识解读 江苏省人民医院 刘嘉茵教授
性别选择,PGT的为与不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王树玉教授
新发突变的生殖干预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林戈教授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促进男科高质量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刘继红教授
来源:武汉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