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记者走进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的服务大厅发现,“人大代表联络点”标志、人民代表宣誓誓词等十分醒目,28名人大代表的信息、联系方式、主要职责等一一“上墙”展示。“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要硬件完善,更要强化软件建设,让代表真正以此为家。”陵川县礼义镇人大主席徐晓鹏告
日前,记者走进陵川县礼义镇北街村的服务大厅发现,“人大代表联络点”标志、人民代表宣誓誓词等十分醒目,28名人大代表的信息、联系方式、主要职责等一一“上墙”展示。“人大代表联络站不仅要硬件完善,更要强化软件建设,让代表真正以此为家。”陵川县礼义镇人大主席徐晓鹏告诉记者,“我们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让代表们明晰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与任务;定期开展学习交流、视察调研、接待选民等活动;下设了5个人大代表联络点,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网络体系。”2024年3月,礼义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被晋城市人大常委会评为“五星级代表联络站”。
近年来,晋城市市县乡三级人大常委会深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锚定“建实、管好、用活”目标,精准发力,全力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推动人大代表之家逐步从形式上的广泛覆盖迈向效能上的深度拓展,切实赋能人大代表更好地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目前,全市已建成78个联络站、267个联络点、24个小组活动室,实现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同题共答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作为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贴心桥梁”,去年以来,沁水县郑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断延伸服务群众触角,先后接待选民41次,收集梳理群众意见建议33条,共办结事项32件。郑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也被评为“五星级代表联络站”。
“我们将在探索建设星级代表联络站工作中持续发力,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星级服务。”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史晶霞表示。截至目前,该市78个代表联络站中,三星级15个、四星级35个、五星级28个,均实现代表进站全员化,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3月20日中午时分,晋城市城区北街街道古书院社区食堂内熙熙攘攘,热气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前来就餐的居民盛饭打菜。
“没想到反映问题后,在网上就能查到事项办理情况。一年的时间里,社区养老服务点就落实到位了。老人们吃饭、休闲娱乐都很方便。”在社区食堂就餐的王先生说。
推动人大代表网上联络站成为完善民意民主表达的平台和载体,是晋城市持续创新、解决人大代表履职数据化问题的重要探索。近年来,晋城市倾力打造综合性数字平台,将代表服务门户、代表履职服务、议案(建议)办理服务等诸多关键板块有机整合,搭建起三级纵向贯通的“智慧人大”,将民意平台连接至“一张网”,各类问题投入到“一个池”,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追踪整改—落实反馈”的闭环运行模式。
“这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的地域与时间限制,形成‘指尖’履职新模式。我们可以随时收到民众意见与诉求,精准定位问题,使各项事务推进更有序,工作成效显著提升。”晋城市城区人大代表张红说,线上服务让代表更好履职,让民众真正获益,真正实现政民互动的双向奔赴。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数字赋能扩面实现线上功能迭代升级,积极推动‘智慧人大’建设,不断向‘全流程’云端办理发力。”晋城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慧说。
去年秋天,一场别开生面的“围坐议事”活动在阳城县蟒河镇下桑林村的人大代表议事亭展开。村民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专家、村干部四方齐聚,围绕山茱萸种植、收购、产业发展,给出一条条助力山茱萸产业振兴的高质量建议。
蟒河镇是全国四大山茱萸基地之一,多年的发展使其形成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山茱萸特色产业链。如何让更多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吸引更多企业落地蟒河,一直是人大代表们关心关注的问题。
2024年,蟒河镇人大常委会与全镇各村协同发力,秉持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就近就便的原则,活用闲置资源建成人大代表议事亭联络点,多层次、全方位畅通代表与群众沟通渠道。“下桑林村人大代表议事亭正是致力于山茱萸产业发展的活动阵地。在这里,群众能见到想见的人、说上想说的话、办成想办的事,真正为村民解决问题和诉求。”蟒河镇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振峰说。
在人大代表协调各方资源、督办关键项目进程的努力下,蟒河镇目前已有中药材合作社8家、山茱萸初加工厂13家和山茱萸现代产业示范园1个,从事山茱萸采摘、加工5000余人,每年可采摘山茱萸鲜果约2500吨,年销售总收入达3000余万元。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崔振海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