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30分,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坐着敞篷车,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公开接受民众的欢呼。
3月18日,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多达8万页的肯尼迪遇刺案文件,世界舆论震动。
这事有两大看点:
1,肯尼迪遇刺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2,特朗普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点公布?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点30分,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坐着敞篷车,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公开接受民众的欢呼。
车辆驶过教科书仓库大楼前,枪声突然响起,第一枪没击中,第二枪击中颈部,第三枪击中头部,肯尼迪当场殒命,其夫人杰奎琳吓得花容失色。
肯尼迪遇刺案,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政治谋杀案件,深刻影响了上世纪60年代的国际政治走向。
案情如此重大,美国政府立即全力行动起来,很快就拿出了调查报告:
刺杀是由24岁的前海军陆战队队员奥斯瓦尔德单独干的。
他一个人踩点、一个人准备武器、一个人寻找狙击点,并一个人执行了刺杀。
案发仅仅80分钟后,奥斯瓦尔德被捕。
这个结论一拿出来,整个美国都愤怒了:
堂堂美国总统被当街刺杀,你说就是一个陆战队员单独干的,没有任何其他人指示,这个结论你信吗?
肯尼迪案的后续发展,也为其蒙上了一层非常浓厚的阴谋论阴影。
首先是遇刺案发生两天后,凶手奥斯瓦尔德在监狱转移过程中,被另一个犯罪分子杰克·鲁比近距离枪杀。
最重要的凶手,竟然在众目睽睽下被公开枪杀了,也不知身旁的重重安保是干什么吃的?
再就是从1963年至1993年,有115名与约翰·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证人,在各种事件中“自杀”或被杀。
这也巧合的实在太过分了吧,再加上美国政府一贯喜欢搞阴谋,在民众心中的信任度基本为零。
于是,各种各样的阴谋论,就在美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
有说是美联储安排刺杀的,因为肯尼迪要将美联储收归国有,动了大资本的蛋糕;
有说是军工复合体干的,因为肯尼迪力主从越南战场撤兵,让军工大佬们没钱可赚,继任的林登·约翰逊总统,充分吸取了肯尼迪的教训,开始大规模干涉越战,一打就是十年;
还有说是苏联克格勃干的,因为肯尼迪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立场强硬,让苏联丢尽面子,苏联人当然要报复。
这些阴谋论至今都很有市场,2023年的一项民调显示,65%的美国人都认为肯尼迪是被阴谋杀害的。
真不能怪美国民众不信任政府,实在是美国政府太过于前科累累,太过于肮脏,让人根本就信任不起来。
远的就不说了,只说近些年发生的事。
2012年9月11日晚,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馆被袭击,大使史蒂文斯在袭击中身亡。
临死前,史蒂文斯曾在安全屋以秘密渠道向美国国务院紧急求援,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在国会作证时,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给出的解释是:她当时正在睡觉,没有接到电话。
这种离谱的解释如何服众?
舆论普遍认为,史蒂文斯就是替希拉里干脏活的,现在没用了,兔死狗烹,只能借敌人的手干掉他。
2019年8月9日,萝莉岛事件的关键人物爱泼斯坦,竟然在全美最安全的监狱悄悄“自杀”了,没有一个人发现,死前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遗书。
你说怎么就这么巧合呢,平时惜命惜的要死的爱泼斯坦,怎么就会悄无声息地选择自杀呢?
此次特朗普公布解密文件,人们本来是寄予厚望的,希望能搞清楚肯尼迪遇刺案的真相。
就这几天的新闻来看,公布的文件基本都是老调重弹,和官方说法没什么太大区别。
但结论也不要下的太早,文件高达8万多页呢,认真看完都要好几十天。
现在给出的论点,基本都是那些记者抢新闻头条速读出来的结果,他们也没有详细分析过文件。
还得等那些历史学家们、肯尼迪遇刺案专家们细细解读之后,才能给出最终结论。
举个例子,以前解密的文件,有很多遮挡文字的黑块,这一次却没有黑块了,文字都能看得到。
这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意味着某个大人物的升迁荣辱,是不是意味着某些政治事件的幕后角力?
这些都要细细分析后才知道,肯尼迪遇刺案的真相,还远着呢。
我们再来说第二个问题,特朗普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间点来公布文件?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兑现竞选承诺,争取民众支持。
特朗普的支持者MAGA派,基本就是最关心肯尼迪案真相的群体,毕竟是正黄旗的白人总统被公开刺杀嘛。
在此前的竞选中,特朗普喊公开真相最起码喊了五六十次了,如今重新上台当然要履行承诺,以此竖立自己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总统形象。
第二个原因,就是拉拢肯尼迪家族的支持。
肯尼迪的侄子小肯尼迪,是现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也是政府中对特朗普最忠心耿耿的死忠选手。
以叔叔的遇刺案文件公布,换取侄子的感激涕零,换取肯尼迪家族的全力支持,这笔生意特朗普做的不亏。
第三个原因,可能就是特朗普本人与肯尼迪的惺惺相惜了。
2024年7月13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演讲时遭遇枪击,如果不是电光火石之间、脑袋稍微偏了一公分,他很可能就步了肯尼迪的后尘。
堂堂美国总统,竟然活成了高危职业,60年前被刺杀,60年后还被刺杀,特朗普对美国深层政府的愤怒可想而知。
借着肯尼迪案文件的公布,再度炒热人们对深层政府的不满,为接下来可能的改革扫平障碍。
别看特朗普整天想一出是一出,好像一点都不着调,但细细看上去,他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精明。
今天的特朗普,与2017年的愣头青相比,政治水平已经高得太多了。
来源:战斗的喀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