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仿人类肌腱的“灵巧手”由5根手指组成,不仅有7公斤的负载能力,还被嵌入AI算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感知判断能力。去年4月,这款诞生在南京的“通用智能灵巧手”(Casia Hand)斩获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展会特别奖“ISTA全球创新与发明奖”。
仿人类肌腱的“灵巧手”由5根手指组成,不仅有7公斤的负载能力,还被嵌入AI算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感知判断能力。去年4月,这款诞生在南京的“通用智能灵巧手”(Casia Hand)斩获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展会特别奖“ISTA全球创新与发明奖”。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南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点,成为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产业呈现发展加速起势、业态加快拓展的良好局面。
场景应用持续上新
据介绍,我市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产业链各领域,集聚了硅基智能、出门问问、亿嘉和等人工智能企业和南钢、南瑞、埃斯顿等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形成了中国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软件谷等产业链重点园区,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南京以“人工智能+”行动和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导向,加快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赛道、新业态,引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嫌疑人用帽子、眼镜、口罩遮挡面部进行伪装,在几万人聚集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依然很快被锁定。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能够从图像或者多模态数据中获取“信息”的AI系统,通过人体属性分析、实时智能分析、人体骨骼识别,为数字城市、数字产业、数字生活等场景带来更多AI智能服务。
“我市积极挖掘电力、石化、钢铁、汽车等传统领域智能化升级需求,开拓制造、能源、文旅、卫生、交通等典型场景,聚力打造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大模型,加快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强产业,必须优生态。目前,一批重大公共技术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已经落户南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14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和创新研究院。这里,同时汇聚了姚期智、张钹、谭铁牛、陆奇、周志华等一批领军人才,人工智能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算力是集信息计算力、网络运载力、数据存储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已成为新型生产要素之一,更是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发动机”。去年11月,已落地南京江北新区的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南京)正式上线。该中心是以支撑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的高标准超大型新型数据中心,拥有4幢机房楼,可承载1.8万个机架、30万台服务器,本次新上线智算算力超2000PFLOPS(FP16),是目前华东地区单园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
发展路径更加明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南京将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为依托,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路径,以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抢占“新高地”,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带和示范区,我市以科技人才资源禀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路线图”愈发清晰——
高标准建设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持续打造中国科学院决策计算平台、信通院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加快AI智能体、脑机接口、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新方向新技术研究,研制迭代存算一体专用芯片、可重构芯片、训推一体机等产品,推动构建大模型应用的软硬件体系。
AI时代,南京与“智”同行!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