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土曼与烤包子的清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维吾尔农人一日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4 08:00 3

摘要:库尔班大叔的腰比村口的胡杨树还要弯些,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晨曦初露时摸黑起身。喀什噶尔绿洲的早春寒气未消,他裹紧羊皮坎肩,将最后一块核桃木柴塞进馕坑。炉火映红了院墙上挂着的铜制洗手壶,也照亮了屋檐下那柄用了三十年的坎土曼——这种维吾尔族特有的农具,木柄早被汗水浸成

库尔班大叔的腰比村口的胡杨树还要弯些,但这并不妨碍他在晨曦初露时摸黑起身。喀什噶尔绿洲的早春寒气未消,他裹紧羊皮坎肩,将最后一块核桃木柴塞进馕坑。炉火映红了院墙上挂着的铜制洗手壶,也照亮了屋檐下那柄用了三十年的坎土曼——这种维吾尔族特有的农具,木柄早被汗水浸成了蜜蜡色。

灶膛里的火焰舔舐着铁锅时,库尔班正用坎土曼给葡萄藤松土。这片从戈壁里抢出来的葡萄园,每株藤下都埋着羊粪、麦草和祖辈的汗水。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天山雪峰,他已完成了早课的乃玛孜,用铜壶里的清水洗净双手,开始揉制包着皮牙子的烤包子(古丽麦热)。面团在布满老茧的手掌间翻飞,就像年轻时在麦场上打连枷的节奏。

儿媳妇热依汗从水渠边汲水回来,木桶里晃动着细碎的星光。她麻利地将奶皮子抹在新打的馕饼上,这是塔吉古丽小孙女最爱的早餐。五岁的小姑娘趴在葡萄架下,用红柳枝在沙地上描画着爷爷教她的维吾尔文字母,羊角辫随晨风轻轻摇晃。

日头攀上桑树梢时,库尔班蹲在棉花地里拔草。褪色的花帽下渗出细密汗珠,滴落在去年收获的棉铃壳上。他教孙子识别土壤墒情的土法子依然奏效:抓起把土攥紧,松手后能成团却不散开,正是播种的好时机。地头的沙枣树阴里,老伴用艾德莱斯绸帕子包着煮熟的土鸡蛋,还有泡着药茶桑葚的葫芦水壶。

午后的巴扎日总能让老人眼睛发亮。他挎着柳条筐在集市转悠,杏干、巴旦木与干辣椒的香气在热浪里交织。当听到都塔尔琴弦拨响《十二木卡姆》的片段,布满皱纹的脸庞就会绽开沟壑——这是刻在血脉里的旋律。卖乐器的年轻人认出了他,执意要用新制的热瓦普换筐里两个沙瓤甜瓜。

3.暮色中的生命诗行

夕阳把晾房上的葡萄干染成琥珀色时,库尔班在核桃树下铺开毡毯。孙子从县城带回的滴灌软管躺在膝头,他摩挲着这个节水的新物件,就像抚摸初生羔羊的绒毛。晚风送来烤包子的焦香,混着沙枣花若有若无的甜,灶间传出儿媳剁莲花白做拉条子配菜的咚咚声。

当星星缀满孔雀河上空,全家围坐在雕花矮桌旁。铜盘里的抓饭泛着胡萝卜的金黄,库尔班把最嫩的羊排夹进孙女碗里。月光爬上晾房顶的瞬间,老人忽然抄起都塔尔,即兴弹唱起年轻时的歌谣。琴箱共鸣震动着他不再挺拔的脊背,却让整个院子都跟着震颤起来,连墙角的老坎土曼也仿佛在应和着节拍。

在这个被现代文明轻轻触碰的绿洲村落,库尔班的日子像馕坑里匀速旋转的面饼,在传统与现代的炙烤中渐渐散发出独特的焦香。当孙女的读书声混着羊群归圈的铃铛声飘进院落,老人知道,这片土地上的生命诗行,正在沙粒与春水的交织中续写新的韵脚。

来源:农人马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