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御用书法家徐浩,晚年《不空和尚碑》广受推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5 15:23 4

摘要:徐浩(703年-782年),字季海,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中期书法“颜筋柳骨”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颜真卿、柳公权并称“颜柳徐”。徐浩的书法以楷书见长,其风格端庄严谨,笔力遒劲,结构匀称,深受后世推崇,当时是御用书法家之一。

徐浩(703年-782年),字季海,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中期书法“颜筋柳骨”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颜真卿、柳公权并称“颜柳徐”。徐浩的书法以楷书见长,其风格端庄严谨,笔力遒劲,结构匀称,深受后世推崇,当时是御用书法家之一。唐玄宗曾命李邕、徐浩等人集王義之行草《心经》,大受世人喜爱,相互传抄。

徐浩的楷书以法度严谨著称,笔画工整,结构匀称,体现了唐代书法的规范性和秩序感。他的书法笔力雄健,线条饱满,富有力度感,展现了唐代书法的雄浑气象。徐浩在继承魏晋南北朝书法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新唐书·徐浩传》形容他的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唐代吕总《续书评》认为他的真、行书,固多精熟,无有意趣。徐浩传至今日的墨迹有《朱巨川告身》,字体肥圆,笔势沉着雄浑。

《不空和尚碑》全称《唐大兴善寺故大德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碑铭并序》,是徐浩于唐大历九年(774年)所书,碑文由唐代文学家严郢撰文。此碑是为纪念唐代高僧不空三藏(705年-774年)而立,不空三藏是密宗的重要传播者,对唐代佛教发展有重要影响。

不空和尚,西域人,自幼入唐,师从金刚智学习佛教密宗,曾赴印度和狮子国取经,携带大量密宗经典返回长安翻译。他在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均担任国师,以玄言德祥开右至尊。代宗初年,以特进大鸿胪褒表之,及示疾不起,又就卧内加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大历九年夏六月癸未,灭度于京师大兴善寺。代宗为之废朝三日,赠司空,追谥大辩正广智三藏和尚‌。

《不空和尚碑》是徐浩晚年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其楷书的成熟风格。字形端庄方正,笔画粗细均匀,结构严谨,体现了唐代楷书的法度之美。其用笔沉稳有力,线条圆润饱满,展现了徐浩深厚的书法功力。

此碑不仅是一件书法艺术珍品,也是研究唐代佛教史和密宗传播的重要史料。碑文内容详实,记录了不空三藏的生平事迹及其对佛教的贡献。

《不空和尚碑》是唐代楷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书法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浩通过此碑展现了唐代书法的雄浑与典雅,成为后世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

历代对这件碑刻评价很高,但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如赵崡《石墨镌华》说:"今观《不空和尚碑》虽结法老劲,而微少清逸。"李后主说:"徐浩得右军之肉而失于俗。"

来源:我愛歐體書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