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民联司法所:以法为犁深耕乡土沃野 基层善治赋能乡村振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16:05 3

摘要:民联司法所坚守初心,准确把握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小阵地”释放“大能量”,纵深推进基层法治化建设,切实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联镇高质量发展。

民联司法所坚守初心,准确把握新时代司法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以“小阵地”释放“大能量”,纵深推进基层法治化建设,切实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民联镇高质量发展。

释法为民止纷争,坚守初心连民心。创新调解机制,构建多元化解格局,精心织就“镇 + 村 + 组 + 户长”和“网格长+网格员”的舆情预警与重点人员管控信息网络,秉持“预防为主、调处结合”的方针,汇聚辖区各方力量,筑牢基础工作防线,全力排查和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同时,积极推动“组调解小组+村调解委员会+镇综合调处中心”三级联动机制的建立,形成矛盾排查、预警、化解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此外,针对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积极吸纳退休干部、律师、乡贤等组建专家团队,建立“调解专家库”,为土地纠纷、劳动合同纠纷等复杂纠纷提供专业、精准的服务。止目前,累计调解邻里、土地、婚姻家庭等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帮管并施促矫正,立足本职守初心。围绕“规范矫正工作,提高矫正质量,预防减少犯罪”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监督管控,细化教育方式,采用“分类管理+精准矫治”模式,运用科学的评估分级体系,结合心理测评评估系统,将矫正对象细分为严管、普管、宽管三类,并根据其表现动态调整管控措施。针对青少年、经济犯罪等不同群体以及每位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精心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开展“法治教育+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的特色教育。同时,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实施“科技赋能智慧监管”,通过“电子围栏”、手机定位、人脸识别打卡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矫正对象24小时动态监控,确保监管无死角。止目前,在册的12名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及重新犯罪。

法治雨露润心田,因材施教播希望。秉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是普法主阵地”的理念,精心总结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日、安全宣传月及宪法宣传周等重要节点,采取开展法治座谈会、田间地头现场讲法、摆摊设点、入户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法律进村组、进家庭、进校园”活动,让普法宣传真正走进乡村,走进群众心里。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宣传的辐射力,结合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建立各村法律服务工作微信群,将各村调解成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纳入其中,在群内不定期推送各类法律知识和普法小视频,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法律,满足他们的法律需求,并通过微信群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村干部和村民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咨询法律问题、交流矛盾纠纷处理经验,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民乐信息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