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回忆:2015年我挤进上海首飞朝鲜的包机团,看到最真实的平壤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5 17:15 2

摘要:2015年4月,上海浦东机场的候机厅里,我和一群中老年游客挤在高丽航空的登机口前,手里攥着那张“另纸签证”——一张印着照片的蓝色卡片,没有护照盖章的痕迹,仿佛这趟旅程从未发生过。这是上海直飞平壤的首批“正航班”,往返票价不到4000元,比往年便宜了15%。

2015年4月,上海浦东机场的候机厅里,我和一群中老年游客挤在高丽航空的登机口前,手里攥着那张“另纸签证”——一张印着照片的蓝色卡片,没有护照盖章的痕迹,仿佛这趟旅程从未发生过。这是上海直飞平壤的首批“正航班”,往返票价不到4000元,比往年便宜了15%。

飞机上,高丽航空的空姐身着深蓝制服,笑容温婉却拒绝拍照。两小时后,机舱广播响起:“平壤到了。”舷窗外,老旧的顺安国际机场孤零零地立着,跑道边的野草在风中摇晃。导游后来告诉我:“一周后这里就要停用,新机场会像你们北京首都机场一样气派。”

被“双导游”盯梢的四天:手机无信号,徽章藏阶级

刚下飞机,两位导游便迎了上来:李导穿灰色西装,胸前别着金日成徽章;金导烫着80年代卷发,中文流利到能讲段子。后来才知道,朝鲜规定每个旅行团必须配两名导游——一个盯游客,一个盯同事

“手机可以带,但别想上网!”李导收走所有人的护照,反复强调纪律。平壤街头,市民胸前的领袖徽章闪着金光,这些徽章是国家从小学开始发放的“忠诚认证”,商店里根本买不到。夜晚的平壤漆黑一片,自行车头绑着手电筒的微光在街头游荡,像极了中国70年代的县城

朝鲜人的“魔幻日常”:啤酒畅饮、汽车开大灯

团队餐顿顿不重样:铜碗饭摆满一桌,黄铜餐具叮当作响,鸭绿江啤酒清爽回甘。导游骄傲地说:“这可是高丽王室的待遇!” 平壤街头,白天开大灯的汽车穿梭而过——据说这是为了减少事故,但全国私家车仅千余辆,黄牌车更是身份的象征

最让我震惊的是朝鲜的“反差消费”:刺绣研究所里,一幅获奖作品标价上万元;可街边理发店剪个头才2块钱,10元就能全家吃烤肉8。导游月薪不过600元,却自豪地说:“我们不用还房贷!”

文艺演出与军事禁区:被设计的“幸福样本”

在平壤一所中学,学生们表演了长达90分钟的歌舞。红领巾女孩跳着《阿里郎》,男孩们高唱革命歌曲,台下游客掌声雷动。导游低声说:“这些孩子来自精英家庭,承担着‘国家形象’任务。”

去妙香山路上,军警四次检查车辆。板门店分界线前,军官持枪讲解:“扔颗石头都可能引发战争。”水泥墩上的南北士兵隔空对峙,我手机竟收到了韩国信号

夜闯平壤街头:花衬衫暴露了“间谍嫌疑”

酒店夜晚严禁外出,我借口“工作人员身份”央求导游带我去逛街。李导犹豫再三,最终妥协。平壤的夜寂静得可怕,路过居民楼时,零星灯光从窗帘缝漏出。李导突然笑出声:“知道为什么一眼看出你是外国人吗?朝鲜人从不穿花衬衫!”

回程前,我在邮局寄了张明信片,写下“无法名状的朝鲜”,又慌忙涂掉——工作人员正盯着我的笔迹

归国后的震撼:新机场启用与封闭裂痕

一周后,朝鲜宣布启用平壤新机场。而我的相机里,还存着老机场最后的身影:褪色的标语、手写登机牌、穿着军装的海关人员……

如今朝鲜逐渐开放农庄参观、定制高端游,甚至允许用美元买SIM卡。但那些戴徽章的市民、停电的夜晚、警惕的导游,依然在提醒世界:这个国度仍在封闭与开放的夹缝中寻找出路。

这趟旅程像一场时空穿越:3000元买到的不仅是铜碗饭和《阿里郎》,更是一个国家精心设计的“幸福样本”。当新机场的航班划破平壤夜空时,不知那些绑着手电筒的自行车,是否还在寻找光的来处?

来源:百姓识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