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香港大澳搁浅鲸鱼死亡# 事件中,笔者对所有参与搁浅鲸鱼的救助的香港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当地百姓的努力,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为他们的行动点赞!搁浅事件发生之后,从第一时间发现鲸鱼搁浅,到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再到不眠不休地在现场守护,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编者按】#香港大澳搁浅鲸鱼死亡# 事件中,笔者对所有参与搁浅鲸鱼的救助的香港相关部门和人员、以及当地百姓的努力,怀有深深的敬意,并为他们的行动点赞!搁浅事件发生之后,从第一时间发现鲸鱼搁浅,到迅速组织救援力量,再到不眠不休地在现场守护,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中最温暖的光芒。无论是专业人员的全力以赴、还是普通公众的自发参与,无不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生命的珍视与敬畏。这种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让人不禁动容并由衷点赞。
在这个救助中,当然,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对于提出不同意见的科学家,我们也抱以充分的尊重。珍爱海洋、救助生命是崇高的事业,但这样的好事,也需要经得起科学的深究与探讨。不同的声音是颇为可贵的,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完善救助方式的角度。因为这条罕见的鲸鱼的死亡是一次沉重的代价,但它带来的经验与教训,正是我们需要认真总结、并汲取的宝贵知识。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声音参与进来,包括那些持不同观点的专家,以更加开放、科学和负责任的态度,多方策力,共同完善救助海洋鲸豚救助工作的方式方法。为此,“海洋与湿地”平台刊出本文、以及专家的观点,供读者参考、思考、讨论、也欢迎多多批评。
本文约4000字,阅读约8分钟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据香港媒体报道,2024年11月30日,在香港特区的大澳水域出现了一条长约五~六米的鲸鱼搁浅,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公众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大澳是中国香港大屿山西部的一座传统渔村。鲸鱼被发现时,正在靠近岸边一两米的浅水区挣扎,喷气的动作显得十分痛苦,背部多处伤口正在流血。一些热心市民和渔民当即跳入水中,尝试合力将它推回深水,但鲸鱼因伤势过重,最终未能脱险。
据悉,接到通报后,香港特区政府渔农自然护理署立即展开营救行动,并迅速联系香港海洋公园的兽医前往现场。兽医初步检查发现,这头鲸鱼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已经多处受伤。
为进行更详细的诊断,兽医为其注射了麻醉剂,但鲸鱼在诊断过程中状态急剧恶化,最终在2024年12月1日凌晨0时不幸死亡。
此次鲸鱼发现地——大澳的大概位置。图源:百度地图
这头鲸鱼的遗体随即被运送到大屿山的石壁管理站,相关专家计划通过解剖进一步查明它的死因。此举不仅是为还原搁浅事件的真相,也有望为研究这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图片来源:香港无线新闻台
据有专家初步判断,这条鲸鱼可能是全世界罕见的朗氏印太喙鲸。这种鲸鱼在全球范围内的目击记录都十分稀少,更别提出现在香港水域。据悉,当天早上,香港海豚保育学会的团队在大澳及二澳一带考察时,还曾看到它浮出水面呼吸,当时并未发现任何异样。鲸鱼头部的形态、背部的特点和吻部的构造都与朗氏印太喙鲸相符,但这一罕见物种的突然现身让人感到疑惑和惋惜。毕竟,过去多年里,这种鲸鱼从未出现在香港的记录中。
关于搁浅的原因,目前仍众说纷纭。目前媒体中的报道提到,有专家推测,这头鲸鱼可能在迁徙时迷失了方向,也可能是受伤后体力不支,导致搁浅。此外,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干扰,也被认为可能是影响它行为的一个因素。鲸鱼身上多处伤口的来源尚不明确,有可能是与其他生物冲突造成,也可能是在受困浅滩时擦伤。
随着解剖工作的进行,这条鲸鱼搁浅的真正原因或许能逐步浮出水面。
推测:伤口或为
雪茄达摩鲨咬的
香港海洋生物学家、鲸豚专家王敏幹(John MK Wong)教授在了解大澳鲸鱼搁浅的事件后,对相关报道的图片和文字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分析。
王敏幹仔细查看了多篇报道中这头鲸鱼的伤口的图像,他认为,这些伤口可能是被一种叫雪茄达摩鲨(cookie cutter shark)的小型深海鲨鱼咬伤造成的。这种鲨鱼常常在大型海洋生物身上咬出圆形伤口,它的攻击会让受害动物留下很明显的伤痕。
不过,王敏幹表示,虽然疑似雪茄达摩鲨咬伤,但是,背部的伤口并不致命,这条鲸鱼此时也并未流很多血(流血较多的时候发生在水下的中央区域)。它的死亡原因,可能与注射麻醉剂有关。因为麻醉会让鲸鱼无法正常张开喷气孔、无法有意识地呼吸,这导致它最终因窒息而死。而且,麻醉不仅使它无法及时呼吸,还可能在身体的剧烈反应下加重了窒息的情况。
海湿往期·相关报道:《深海皇带鱼现身台湾地区浅海,疑被“雪茄达摩鲨”咬死》
换句话说,鲸鱼需要通过喷气孔排出废气并吸入新鲜空气的。但在麻醉状态下,它的呼吸功能受到抑制,喷气孔无法及时张开,导致无法有效呼吸。这种情况可能迅速引发缺氧,进而导致窒息。尤其是在鲸鱼本身已虚弱的情况下,麻醉的影响更加严重,可能直接导致死亡。
已经虚弱不堪的鲸鱼注射
麻醉剂或镇静剂,并不妥当
对于这次救援的方式,王敏幹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给已经虚弱不堪的鲸鱼注射麻醉剂、或镇静剂,并不妥当,甚至可能加速它的死亡。他解释说,这样的鲸鱼本就处在极度虚弱的状态,身体机能已经很差,麻醉可能让它的身体承受更大的压力,最终难以支撑。
鲸类是海洋哺乳动物,它们的生理结构与陆生动物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呼吸方面。鲸鱼依赖其喷气孔进行呼吸,并且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空气。麻醉剂或镇静剂可能会抑制鲸类的自主呼吸能力,使其无法正常控制喷气孔的开启,从而增加窒息的风险。鲸鱼一旦无法顺利呼吸,极易发生缺氧,甚至导致死亡。
而且,麻醉药物通常会让动物的心跳和呼吸变慢,尤其是对已经很虚弱的鲸鱼来说,麻醉剂可能会让它的心脏和肺部更加吃力。鲸鱼在搁浅或受伤后,身体已经很疲惫,麻醉只会让它承受更大的压力、可能还会让它的身体没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所以王敏幹强调,在救援鲸类等鲸目动物时,不应注射麻醉剂、或镇静剂。他还强调,不能覆盖鲸鱼的喷气孔,因为喷气孔是它们呼吸的唯一通道,覆盖它会直接影响它们的呼吸,可能导致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在救援过程中需要特别谨慎,避免采取不当的措施。
图片来源:香港无线新闻台
他建议,在这类事件的处理上,一定不能使用麻醉剂;可以直接把鲸鱼转移到香港海洋公园的水池里。在水池中,保持鲸鱼漂浮,处理它的伤口,给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同时,可以喂它一些鱼或者浓稠的奶粉,为它补充营养,帮助它缓过来、或许有慢慢恢复的可能。
在室内水池进行护理后,首先需要检查其生理指标,必要时进行补液,并及时处理伤口(如果鲸鱼或海豚搁浅的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其身体脱水。因此需及时为其补水分)。待鲸鱼的身体逐渐恢复,变得更为强壮后,应尽早将其放归大海,让它重新回到大海中。
喙鲸
喙鲸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鲸类,因其独特的长吻部而得名“喙鲸”。这种鲸鱼的吻部呈尖锐形状,像鸟喙一样,通常生活在深海区域,远离岸边。喙鲸通常以乌贼和小型鱼类为食。全球目前已知的喙鲸种类大约有20多种,其中比较知名的包括长喙喙鲸、短喙喙鲸和朗氏印太喙鲸等。由于它们生活在较深的海域,并且不常出现在近海水域,喙鲸的生活习性和种群数量仍有很多未知之处。
图源:《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 by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朗氏印太喙鲸
目前,初步判断这头鲸鱼可能是朗氏中喙鲸(学名:Indopacetus pacificus),也称为朗氏印太喙鲸。
朗氏中喙鲸示意图。作者:Jörg Mazur(CC BY-SA 4.0)
一群朗氏中喙鲸在畅游。图源:NOAA
据王敏幹介绍,关于这一物种的信息非常有限,目击和搁浅的记录也不多。成年个体最长可达7.6米。它们的下颚尖端有两个小孔,孔中突出的两颗小而椭圆形的牙齿十分显眼。朗氏中喙鲸的体色通常为浅灰色,生活在远离海岸的深海区域,主要以乌贼为食,并且性格非常羞怯。
该物种(朗氏中喙鲸)的科学信息。图源:《Guide to MARINE MAMMALS OF THE WORLD》,by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 。供图:王敏幹
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喙鲸,属于喙鲸科。它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深海区域。由于这种鲸鱼比较少见,关于它的研究和观察资料也相对有限。朗氏中喙鲸的外形特征包括尖锐的吻部和较长的身体,体型适中。它的头部呈现出明显的喙状结构,背部呈灰色或暗灰色,腹部较浅。与其他喙鲸一样,朗氏中喙鲸主要以乌贼和小型鱼类为食。这种鲸鱼通常生活在深海,少有靠近海岸的记录,因此很难进行深入的观察。
2010年9月25日在日本海滩上观察到的一头雌性的朗氏中喙鲸。图源: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ROIS)发布。来源: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3319849664
2004~2005年在我国台湾地区记录的一头朗氏中喙鲸(Indopacetus pacificus)的尸体照片。记录人:L. Chou。数据源:史密森学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哺乳动物部。来源:GBIF
维基百科的信息显示:朗氏中喙鲸的体长可以达到6~9米,个别雌性鲸鱼甚至会更大。它们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海域,喜欢群体活动,群体的规模通常较大,15~20只较为常见,偶尔可达100只。朗氏中喙鲸的群体有时会与短鳍领航鲸、瓶鼻海豚、旋转海豚等物种混群。它们已知会跃出水面,虽然呼吸的喷雾较短,但潜水的持续时间可长达11~33分钟,个别个体甚至能潜水超过45分钟。
维基百科里面还提到,朗氏中喙鲸的分布广泛,从印度洋的东南非和马尔代夫到斯里兰卡、缅甸,甚至扩展至太平洋的澳大利亚和日本,都有发现过它们的身影。“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里面还提到了一句:“近年来,它们在中国台湾地区及周边小岛屿的搁浅和目击事件频繁发生。此外,在美国夏威夷和菲律宾等地也有发现。”
这张图片是朗氏中喙鲸(Indopacetus pacificus)的尸体,头部和胸部的斜侧视图。图源:Kagoshima City Aquarium, 2002 | 来源:史密森学会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NMNH)哺乳动物部门
朗氏中喙鲸也是一种行为较为隐秘的物种,关于它的具体生活习性和繁殖模式还没有很多公开的研究。由于其罕见性,朗氏中喙鲸是“数据缺乏”的物种,也就是说,科学界尚未充分掌握有关它的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这使得保护这种鲸鱼面临一定挑战。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目前,朗氏中喙鲸受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旗下的《太平洋岛屿地区鲸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备忘录》的保护;但是在IUCN红色名录3.1中,它是“无危”(LC)物种;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被列入了附录2。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后记:思考题】让我们也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
(1)本文在2024年12月2日凌晨发布之后,最新12月2日上午渔护署公布了解剖进展:“渔护署指解剖期间发现该条雄性鲸鱼的消化系统内有一个大型帆布袋,尺寸为88 X 52厘米”。那么,海洋塑料垃圾、麻醉剂、亦或其他原因,是否是导致鲸鱼死亡的因素?以及,如果是,那么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这头喙鲸的死亡?
(2)本文发布后,另有鲸豚专家联系小编询问:港媒中报道了“兽医为该条鲸鱼进行麻醉”,希望了解具体是哪种麻醉剂、以及当时所用剂量如何?
点评专家 | 王敏幹教授
整理 | 王芊佳
编辑 | 绿茵
排版 | 绿叶
【引用本文】
王芊佳.香港大澳搁浅喙鲸死亡!注射麻醉剂可能是致死原因.海洋与湿地.2024-12-02
海湿资讯·欢迎评论
QUESTIONS & CRITICAL THINKING
©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参考资料】
大澳鲸鱼搁浅|专家估计为朗氏印太喙鲸 全球罕见踪迹神秘
https://std.stheadline.com/sc/realtime/article/2038819/
大澳鯨魚擱淺|吊臂車大欖水警基地運走鯨屍 送交漁護署海岸公園管理站今解剖
https://www.stheadline.com/breaking-news/3406569/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international/2024/12/01/696692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01A02GME00
https://marinemammalscience.org/facts/indopacetus-pacificus/
Indopacetus pacificus (Longman, 1926)
https://www.gbif.org/species/2440391
Pitman, R.L. & Brownell Jr., R.L. 2020. Indopacetus pacif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40635A50380449.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20-3.RLTS.T40635A50380449.en
Stranding Network Hokkaido (2024). Cetacean Stranding Data in Hokkaido. Version 1.11. National Institute of Genetics, ROIS. Sampling event dataset https://doi.org/10.15468/f9y3xd accessed via GBIF.org on 2024-12-01. https://www.gbif.org/occurrence/3319849664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