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用车更新补贴细则落地,补贴金额更大、范围更广。近期《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发布,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货车更新补贴细则正式落地。相比于2024年政策,本次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政策将
【汽车】商用车补贴细则落地,二季度销量值得期待
补贴细则逐步落地,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商用车更新补贴细则落地,补贴金额更大、范围更广。近期《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发布,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货车更新补贴细则正式落地。相比于2024年政策,本次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补贴政策将每辆车平均补贴由6万元提升到8万元,并且注册登记范围由2016年12月31日前扩展到2017年12月31日前,并新增2025年12月31日前超出质保期或不满足安全运营条件的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动力电池更换。而相比于2024年政策,本次货车更新补贴细则的单车金额相同,但剔除了“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补贴”的限定,改为“新购国六排放标准营运货车”,这意味着符合条件的天然气重卡将获得与柴油重卡相同水平的补贴。
2024年补贴拉动销量效果显著,2025政策有望推动销量增长。在2024年公交更新补贴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12月7米以上新能源公交客车销售13328辆,环比增长153.82%,同比增长136.86%,2024年1~12月,公交累计销量达4万辆,同比增幅达33.85%。而在2024年重卡更新补贴政策的推动下,2024年12月份国内重卡市场终端交强险实销6.94万辆,环比11月增长22%,同比增长93%,继11月重卡实销同比增长17%后同比增幅再次扩大。随着2025年补贴政策的加力扩围,预计公交和重卡市场都将迎来较大增量。
上海车展进入预热期,部分品牌开启新车周期。2025上海车展将于2025年4月23日-5月2日举办,有望成为各车企新车亮相的重要窗口期。近期部分品牌开启新车周期,汉L、唐L、问界M8等新车开启预售,理想i8、极氪9X、小米YU7等新车正式官宣或登陆工信部,伴随乘用车以旧换新补贴的持续发力,预计二季度乘用车销量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终端市场价格战影响盈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商用车补贴细则落地,二季度销量值得期待,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产业】序章:聚变梦想,低碳未来
万物生长靠太阳。可控核聚变,本质上是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内部发生的氢核聚变反应。太阳为人类的生存传输了源源不断的能源,不管是光伏、风电,本质上都来自太阳能,为了获得理想的、可持续的能源,人类不断地向太阳探求,尝试用对物理本质的理解把太阳“搬运”到地球上来。可控核聚变作为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式之一,相较发展早、技术成熟的裂变,放能多、原料丰富、放射性废物少、安全性高,是目前人类可探索到最理想的终极能源。
可控核聚变本质上是将两个轻原子核结合,产生重核并释放能量。可控核聚变的燃料以氢的同位素氕H、氘D、氚T为主,其中氘氚聚变(DT聚变)反应截面最大,反应难度最小,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技术路线。聚变反应发生的条件极为严苛,需要足够高的密度(n)、极高的温度(T)和较长的约束时间(τE),科学家将其总结为“聚变三重积”,根据劳森判据,至少当三重积达到3×1021m-3·s·KeV,自持的聚变反应才会发生,目前国内外主要聚变堆仍在向这一目标迈进。
为逼近三重积目标,可采用不同的约束方式。引力约束靠高压,主要在太阳上发生。惯性约束靠高温、高压,但反应瞬时发生,更加适用于军工。磁约束靠高温,并用磁力将燃料约束在装置中央,解决了装置材料无法承受高温的问题,因而能够持续运转,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路线。磁约束装置类型多样,其中托卡马克约束效果最好,最具发展前景。巨型托卡马克装置规模大、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复杂,主要由国家组织科研院所进行建设。我国聚变研究的主要单位包括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代表性装置包括环流器系列、EAST。国际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全球在建的规模最大的可控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由欧、中、俄、韩、日、美、印等7方30个国家联合参与建设,其中中方实物+现金贡献度达9%。此外,受益于超导技术进步,小型装置逐渐引起瞩目,民营资本加速入局。目前我国布局聚变的民营企业主要有新奥科技、能量奇点、星环聚能、聚变新能。
托卡马克结构大同小异。以ITER等聚变堆结构为例,超导材料代表的磁体系统是目前实验堆装置中价值量较大的环节,代表企业包括低温超导企业西部超导、白银有色,高温超导企业上海超导、苏州新材料、上创超导。未来,聚变装置将从实验堆走向示范堆,放入氘氚燃料,包层模块中的第一壁材料、增殖单元材料将成为关键,代表企业包括中色东方、上海太洋等。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关键材料替代风险。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序章:聚变梦想,低碳未来,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交运】客流保持良好增长,期待票价同比修复
期待票价修复,维持航空增持。中国航空业具长逻辑,考虑票价市场化,与机队增速显著放缓,未来两年盈利恢复与中枢上行可期。2025年提振消费措施有望助力航空需求稳健增长,新航季保障国内供给继续消化,预计供需继续恢复趋势确定。票价修复是航司共识,叠加油价中枢下行,有望加速盈利恢复并催化乐观预期。
行业:1-2月客流同比增长6%,客座率基本恢复,期待票价修复。1)客流:春运40天客运量同比增长7.4%,再创新高。1-2月行业客运量同比增长6%,较2019年增长18%;其中,国内/国际同比增长3%/39%,国际较2019年首次恢复正增长。2)客座率:1-2月行业客座率84%,同比升1.7个百分点,持平2019年,延续2024年12月较2019年升幅收敛趋势。3)票价:2024年末航司收益管理现积极改变,且春运延续。由于高基数与燃油附加费下调,估算1-2月国内裸票价同比降5%,国内含油票价同比降近一成。元宵节后国内裸票价同比基本持平,近日随两会后公商务恢复而量价开始回升,估算扣油票价同比正增长。2025年票价修复是航司共识,提示运投增长有限应理性预期客流增幅,关注公商需求增长与票价修复。
航司:1-2月周转同比继续提升,后续国内ASK增幅将逐步缩减。2024年航司自二季度通过票价策略,加速提升机队周转与客座率,实现收入增长成本摊薄与继续减亏。考虑基数前低后高,预计25Q1机队周转与客座率同比继续提升,而后续数个季度同比提升空间将较为有限,国内ASK与国内客流同比增幅或将逐步缩减,后续供需恢复将反映为票价修复。估算1-2月三大航(国航含山航)ASK同比增长5%,机队周转继续同比提升;较2019年增长16%,略高于机队规模15%的增幅,反映机队周转已基本恢复。提示2025Q1机队周转同比提升将继续改善单位非油成本压力,叠加航油价格同比下降10%改善燃油成本压力,预计航司盈利恢复或有望好于预期。
航班换季:国内减班国际航班同比趋势延续,保障供需继续恢复。2025年夏航季将自3月30日开启。1)航班计划执行率或提升。根据Pre-flight,新航季航班计划总量同比缩减3%,预计实际航班执飞总量将稳中有升,航班计划缩减或源于执行率要求而清理部分虚占时刻。2)国内同比继续减班。新航季国内航班计划同比减少3.9%。其中,主协调机场同比略减而转投国际;三四线缩减有助于票价修复。3)国际同比继续增班。新航季国际航班计划同比增长4%,较2019年夏航季恢复近84%,继续消化国内运力。其中,内航环比基本稳定,主要源于泰国线减班超两成,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继续增班对冲影响;外航环比增班近16%,或受益系列免签政策。
风险提示:经济波动、政策、油价汇率、增发摊薄、安全事故等。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客流保持良好增长,期待票价同比修复,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