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中国,由于西化严重,一说起“爱情花”,人们都想到的是“玫瑰”,这当然是西方的文化传统。而我中华上下五千年,难道就没有爱情吗?也没有代表爱情的鲜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其实,我泱泱中华民族的“爱情花”是“芍药”,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现代中国,由于西化严重,一说起“爱情花”,人们都想到的是“玫瑰”,这当然是西方的文化传统。而我中华上下五千年,难道就没有爱情吗?也没有代表爱情的鲜花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其实,我泱泱中华民族的“爱情花”是“芍药”,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古文中,“芍药”也称为“勺药”,而其中的“勺”字谐音“约”。所以,当一个男孩给一个女孩送芍药花时,他其实是在询问女孩,“约不?”,是不是充满了中华民族含蓄的爱情意味?
芍药,约不?
为什么说“芍药”作为中国的“爱情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当然是因为《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诗经·溱洧》中,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芍药”象征“爱情”的记录: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吁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指的是郑国的两条河流,溱水和洧水。溱水和洧水,春水正涨,波光粼粼。
“士与女,方秉蕳兮”,年轻的男子和女子,正手持着兰草兰花。“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女子提议去河边游玩,问男子:“我们去看看吧?”。男子回答说:“我已经去过了”。 女子再次提议:“再去看看吧?”。
看到了吗?女孩对男孩真的是一往情深啊,再三邀请男孩一起游玩。
毫无疑问,男孩最后答应了女孩的邀请。“洧之外,洵吁且乐”,在洧水的岸边,他们游玩时感到十分舒畅和快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这里只有青年男女,他们互相开玩笑,气氛轻松愉快。到了分别的时候,他们相互赠送了芍药花。意思是,我们下次还约吧。
说起芍药象征了爱情,这首唐代诗人卢储的《官舍迎内子有庭花开》最为直接。所谓“内子”,是古代丈夫对妻子的称呼。从诗题上看,就是写爱情的,真的是很美,写出了人人都向往的爱情: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
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院子里刚刚栽种的芍药花,在这个你到来的日子里,今天刚好开了好几朵。
“芍药”也称为“勺药”,而其中的“勺”字谐音“约”。一句,“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诗人是在说,我们当初约好今天团聚,而今天芍药新开,象征了我们也真正赴约了,团聚了。
“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细君”,古称诸侯之妻,后为妻的通称,这里指诗人的妻子。
东风轻拂,芍药花却明显有所拘束,似乎在等待妻子到来。
所以,我们看到了芍药花是多么的善解人意。被称为中国的“爱情花”,是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
五代词人牛峤是是“花间派”词人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词作以婉丽绮艳、细腻多情著称,这是“花间派”的特点。这首《女冠子·其二》,也带有强烈的“花间派”特点,其中的“芍药花”,也是用来象征爱情: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额黄侵腻发,臂钏透红纱。
柳暗莺啼处,认郎家。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卓女”,指汉代才女卓文君。“烧春”,酒名,指醇香浓郁的美酒。
锦江水面上烟雾缭绕,女孩像汉代才女卓文君一样美丽多情,她也像卓文君一样当垆卖酒,她卖的酒醇香浓郁。
“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女子的衣服浅红如彩霞般动人,她的帐帘上绣着芙蓉花,她的发上戴着金钗雕着芍药花,仿佛在含情脉脉的问她的心上人,“约不?”。
毫无疑问,心上人答应了约会,而且让她到自己家里来约会。
“柳暗莺啼处,认郎家”,在一个柳树成荫、莺啼婉转的地方,正是女子情郎的家。最后,他们真的约会成功了。
一句,“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都是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暗示。其中的“芙蓉”,一般指莲花,特别是“并蒂莲”,象征了生死不渝的爱情。而“芍药花”,则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爱情花”。
这首宋代词人陈师道的《减字木兰花·晁无咎出小鬟佐饮》特别有意思。友人家中的舞女喜欢上自己,而词人也特别欣赏这位小丫鬟。但词人不想像另一位宋代词人张先那样,“一树梨花压海棠”,所以,他委婉的拒绝了女孩:
袅袅。芍药枝头红玉小。
舞袖低回。心到郎边客已知。
金尊玉酒。劝我花前千万寿。
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
袅袅。芍药枝头红玉小
“袅袅。芍药枝头红玉小”,歌女娇小柔美、姿态轻盈,如同芍药枝头那娇小的红玉般美丽。
当然了,女孩在这里戴上“芍药”,当然是在问询词人,“约不?”,在委婉的像词人表达爱意。
而且词人也感觉到了,“舞袖低回。心到郎边客已知”,歌女舞姿优美,舞袖飘飘,姿态低回。歌女的心意已经传达给了她的心上人,作为客人的我,也察觉到了。
除了在歌舞中表达了对词人的爱意,女孩还更进一步,“金尊玉酒。劝我花前千万寿”,她举起金杯盛着美酒,在花前劝酒,祝词人长寿。
最后,笔锋一转,词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莫莫休休。白发簪花我自羞”,不要这样,我已经白发苍苍,而你却像芍药花一样,你和我,就像是在白发上簪花一样,我配不上你啊,如果我娶了你,我自己都会感到非常羞愧!
在这首词里,通过“芍药花”,表达了女孩强烈的爱意。而“白发簪花”,则表达了词人的自知之明,有非常超越时代的精神。
宋代词人仇远的这首《浪淘沙·芍药小纱窗》,是一首怀人之作。所怀念之人,当然是词人的情人。词中的“芍药”,既是他们爱情的象征,又象征了他们分别之后,再次重逢的约定:
芍药小纱窗。唾碧茸长。
粉香犹涴旧时妆。
玉佩丁东仙步远,好处难忘。
草草赋高唐。终是荒凉。
凉蟾飞入合欢床。
争得花阴重邂逅,才不思量。
芍药小纱窗。唾碧茸长。粉香犹涴旧时妆
“芍药小纱窗。唾碧茸长”,芍药花盛开在小纱窗前,它的嫩绿茎叶,如同新长出的茸毛,充满了生机。“粉香犹涴旧时妆”,芍药花的香气依然残留,如同她旧时的妆容。
这里的“芍药”,当然是象征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就连“芍药”的花香,就像极了女孩装扮中的脂粉香。
“玉佩丁东仙步远,好处难忘”,分别之时,她像仙女一样,身上玉佩叮咚作响,一步一步走远,让词人终身难忘。
“草草赋高唐。终是荒凉”,“赋高唐”,即先秦宋玉的《高唐赋》,讲的是楚王在梦中与仙女相爱的故事。
我刚刚草草的结束了与她在梦中相会,醒来四周还是一片荒凉,真真是凄凉无比。
“争得花阴重邂逅,才不思量”,什么时候能够在花荫下再次相遇,只有在重逢时,才不再思念过去,不思念她。
毫无疑问,开头的“芍药小纱窗”中的“芍药”,自然是象征了词人希望与恋人再次相约。而词的结尾,“争得花阴重邂逅”,则再次呼应了“芍药”的相约之意。
这首宋代词人侯寘的《朝中措·双头芍药》,虽然描写的是“芍药”,但通篇描写了“芍药”的爱情象征意义。这是毫无疑问的,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只要是涉及到“双”字,那一定是象征了爱情。而“双头芍药”就更加具有象征意义了,本来“芍药”就是象征了爱情,而“双头”,则更是象征了情侣:
翻阶红药竞芬芳。著意巧成双。
须信扬州国艳,旧时曾在昭阳。
盈盈背立,同心对绾,联萼飞香。
牢贮深沈金屋,任教蝶困蜂忙。
翻阶红药竞芬芳。著意巧成双
“翻阶红药竞芬芳。著意巧成双”,芍药花盛开,花瓣翻卷,红艳艳的花朵竞相绽放。芍药花的香气浓郁,竞相散发出迷人的芬芳。两朵花并蒂开放,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双生形态,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
“盈盈背立,同心对绾,联萼飞香”,双头芍药花背靠背地站立,姿态优美。两朵花仿佛心心相印,相互缠绕,象征着夫妇的同心同德。两朵花的花萼相连,香气四溢,象征了夫妇的比翼齐飞。
“牢贮深沈金屋,任教蝶困蜂忙”,“金屋”,当然是指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而“蝶困蜂忙”,象征了恋爱双方中的男孩堕入情网。
说起《贫女》这首同名诗,最有名的是唐代诗人秦韬玉的那首,其中的名句,“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这首宋代诗人朱继芳的《贫女》,名气要小得多,但其中的意境却非常美:
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
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
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
“灯下穿针影伴身,懒将心事诉诸亲”,贫女在灯下穿针引线,做着针线活,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自己。她非常孤独,没有人能理解她。她甚至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家人,因为他们也无法理解她。
“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母亲曾许下婚事,但至今没有消息,婚事没有进展,贫女感到十分焦虑。芍药花又开了,又一个春天过去了,婚事依然没有消息,贫女感到十分无奈。
为什么说这首诗的意境非常优美,原因在于最后这句,“阿婆许嫁无消息,芍药花开又一春”。“芍药花”当然是象征了爱情,暗示了贫女对爱情的向往。而一个“芍药花开”,象征了女孩的心理,那个梦中情人啊,你来约我啊!
明代诗人高启的这首《艳曲·其二》,讲述了一个失败的爱情故事。诗中的爱情,当初像“芍药花”一样美好,但最终败给了功名利禄,留给了女孩的心灵一片荒芜,可悲可叹,可歌可泣:
当时赠芍药,今日叹蘼芜。
少年不相顾,唯爱执金吾。
当时赠芍药,今日叹蘼芜
“当时赠芍药,今日叹蘼芜”,回忆起当年,他赠予我芍药花。如今,我只能感叹当年的美好时光如蘼芜般消逝。
“当时赠芍药”中的“芍药”,当然是少年在询问女孩,“约不?”。而“今日叹蘼芜”中的“蘼芜”,当然是象征了“荒芜”。
诗词中喜欢用这种强烈的对比。比如,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生查子·元夕》中,也有很强烈的对比。去年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而今年却是“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种强烈的对比,带来的艺术感染力,是非常强烈的。
“少年不相顾,唯爱执金吾”,“执金吾”,古代官名,负责京城的治安,这里代指权势和地位。当年的少年不再关注她了,不再追求美好的爱情了,他现在只追求权势和地位,女孩的爱情梦碎。
来源:快乐品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