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七泰山诞,别忘“1要求,2不谈,3要吃”,天顺人顺事事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07:17 4

摘要:今日是农历的二月廿七,也被称之为“泰山诞”,据史料记载,泰山祭祀文化可追溯至上古先民的山岳崇拜,而“泰山诞”的形成,或与历代帝王封禅、民间信仰中泰山神职司的演变密切相关。泰山自古被视为“通天之山”,其“岱宗”之名在《尚书》中已出现,舜帝巡狩四方首至泰山,奠定了

今日是农历的二月廿七,也被称之为“泰山诞”,据史料记载,泰山祭祀文化可追溯至上古先民的山岳崇拜,而“泰山诞”的形成,或与历代帝王封禅、民间信仰中泰山神职司的演变密切相关。泰山自古被视为“通天之山”,其“岱宗”之名在《尚书》中已出现,舜帝巡狩四方首至泰山,奠定了其“五岳之首”的地位。

民间将泰山神奉为执掌生死、护佑农耕的“东岳大帝”,逐渐衍生出以诞辰日祈福的习俗,虽具体日期因地域而异,但核心皆指向对“国泰民安”的永恒追求。这天有啥讲究和传统呢?别忘“一要求,二不谈,三要吃”,这些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一要求

求风调雨顺

在这天,此日家家户户焚香祈愿,尤重“风调雨顺”之求。这一习俗源自泰山“云行雨施”的自然属性与“东岳主生”的神职定位。

《诗经》中记载“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即暗含对山岳庇佑的依赖,民间更将蚕豆(象征春种)、腊肉(象征冬藏)、米饭(象征丰饶)作为祭品,以物候呼应天时,祈求四季有序、农事顺遂。

不谈姻缘琐事

泰山诞祭祀强调庄重肃穆,忌谈姻缘俗务。此禁忌或与泰山神职司相关:东岳大帝主掌生死轮回,碧霞元君虽为女性神祇,但其信仰核心在“护国庇民”而非姻缘。

此外,仲春时节正值农忙,古人认为谈论私情易分散心力,违背“春耕不妄动”的训诫,故以“不谈”约束言行,专注生产。

三要吃

蚕豆腊肉饭

春播之际,蚕豆破土而生,象征生命力与希望。鲁地有“蚕豆开花,麦见芒”的农谚,食之寓意顺应天时、勤耕不辍。冬日腌制的腊肉延续至春,既是对去岁丰收的感念,亦寄托“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治世理想,与泰山文化中“安如泰山”的厚重感呼应。把它和大米一起制作,取“五谷丰登”之意。

所需食材:大米、糯米、豌豆、笋丁、香肠、腊肉、食用油

做法:

1、 把大米和糯米洗净浸泡30分钟以上,豌豆去壳洗净沥干水份,笋去壳切丁,香肠、咸肉切片。

2、 热锅加适量食用油和一勺猪油,下香肠、腊肉翻炒至变色。再下笋丁、一勺盐,炒至微微发黄。

3、 米里面加入炒好的香肠咸肉春笋,搅拌均匀,按煮饭键水量比平时少一点,因为浸泡过了,所以不怎么吸水。

4、 煮饭期间,另起一锅煮开水,加一点点盐和一点食用油,下豌豆煮1分钟断生(别煮太久,一分钟已经熟了)。

5、 饭煮熟倒入蚕豆,再焖十分钟即可,你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添加一些其他的食物也行,比如胡萝卜芥菜之类的。

今日是“泰山诞”,当人们以蚕豆腊肉饭敬奉天地,以慎言专注之心躬耕陇亩,实则是将“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转化为当代生活的精神锚点。正如泰山石刻所言“努力登高”,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和谐的追求,恰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最后,也是祝愿大家,在新的开始,可以天顺人顺事事顺。

来源:煮菜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