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夏航季将于3月30日正式启幕,至2025年10月25日结束,共计210天。此次换季,呼和浩特机场深入贯彻“干支联动”战略,不断优化骨干航线网络结构,为冲刺运输生产年度目标奠定基础。
2025年夏航季将于3月30日正式启幕,至2025年10月25日结束,共计210天。此次换季,呼和浩特机场深入贯彻“干支联动”战略,不断优化骨干航线网络结构,为冲刺运输生产年度目标奠定基础。
拓展区外骨干网络 完善枢纽功能
夏航季,呼和浩特机场计划运营航线139条,通航城市92个,其中直飞城市83个,国际及地区城市6个。区外方面,呼和浩特机场以建设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及热点旅游城市航线为重点任务,不断拓展区外骨干网络,航班密度基本形成“准快线”运营模式。至长三角地区航班量将达到日均30班,至成渝地区航班量达到日均10班,至珠三角地区航班量达到日均16—17班。
深耕“经呼飞”中转 提升中转衔接能力
夏航季,呼和浩特机场与区内各支线机场联合发力,引导各航空公司优化区内航线网络,提升区内航班执行率。呼和浩特机场通航区内呼伦贝尔、赤峰、通辽、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等14个城市,航班总量可达日均76—77班。其中,至赤峰日均13班,至呼伦贝尔日均12—13班,至通辽日均11—12班,至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日均9—10班,至其他区内机场日均1—4班。包头、乌兰察布可通过“动车+飞机”实现联运。
呼和浩特机场通过优化区内外航线网络结构,不断提升经呼中转衔接能力,缩短航班过站衔接时间,每日12点后经呼中转最多可达上海、深圳、海口、广州、南京等62个城市。呼和浩特机场还联合OTA平台、航空公司、区内各支线机场共同打造区内中转至区外及“干转干”等中转精品航线,不断提升区内各支线机场的航线通达能力。同时,呼和浩特机场与西安、青岛机场强强联合,利用青岛机场辐射日韩、西安机场辐射西北地区及中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出呼和浩特经西安或青岛中转至其他国内外城市的中转产品,还利用呼和浩特机场面向俄蒙、连接东北西北的区位优势,推出西安或青岛经呼和浩特中转至区内各盟市及俄蒙的中转产品,为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文化传播搭建起空中桥梁。
积极引进驻场运力 稳定国际地区航班
夏航季,呼和浩特机场驻场运力数量最多将达45架,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型机12架、百座以下小机型33架,国航同比增加两架,天骄航同比增加1架。
国际及地区方面,计划通航蒙古国乌兰巴托、越南芽庄、俄罗斯海参崴、泰国普吉岛、韩国首尔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6个国际及地区城市。其中,蒙古国乌兰巴托航线每周6班、俄罗斯海参崴航线每周2—3班、泰国普吉岛航线每周1班、越南芽庄航线每周1班、韩国首尔航线每周1—2班、香港特别行政区航线每周4班。
未来,呼和浩特机场将继续深化落实“干支联动”战略,不断优化骨干航线网络结构,拓展航线网络通达范围,打造优质的空中交通网络,为呼和浩特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航力量。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