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助力齐鲁大地万象俱“耕”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09:06 3

摘要:农业现代化更利于端牢粮食饭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运用人工智能、低空技术建设现代化农业,铸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努力部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今日,新农人们秉承新理念、手握新技术,躬耕希望的田野,为

用无人机施肥打药、将“云端管家”驻田头、借助北斗为巡田播种导航、搭建AI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土壤墒情传感器测算水肥需求……

齐鲁风光好,万里皆春耕。山东肩负使命,挑起大梁,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和科技装备参与建设现代化农业,广袤乡村处处呈现万象俱“耕”新的好光景。

农业现代化更利于端牢粮食饭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运用人工智能、低空技术建设现代化农业,铸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努力部署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今日,新农人们秉承新理念、手握新技术,躬耕希望的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智慧新动能。

新理念让农业矗立“潮头”。从德聊吨半粮、黄三角、汶阳田等六大粮食单产提升引领区示范带动,到平原、山地、丘陵、盐碱地全面提升,“齐鲁粮仓”将增产潜力转化为现实产量,对“面朝黄土背朝天”提出颠覆性考验:农田要变“智慧工厂”、农民要变“科技达人”。越来越多乐于学习、掌握、应用农业新知的新农人投身田间,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当起“带头人”和“田保姆”,带动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帮助更多农户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新质生产力加持下,现代化农业焕发蓬勃生机,蕴含广阔前景。

新技术让耕作事半功倍。潍坊寿光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部署有500余套智能传感终端与5G+智慧农具装备集群,可VR查看作物生长直播,开启“云端种地”新模式;济宁汶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打造一体化农情综合管理平台,春耕气象、苗情、虫情、墒情一体监测,集中显示灌溉机井、植保、气象等田间智能设施数据,服务覆盖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减少农资浪费;德州宁津应用5G联网无人机,无人机遥感与卫星遥感、地面监测站协同作战,一天可完成数百亩地植保任务,相当于20个人的工作量,用药量节省超20%。在农业新技术助力下,春耕更具科技范儿,提高效率不误农时,精准高效的规模化作业将成本持续拉至新低。

新场景让增收触手可及。济阳安信种苗“数字种苗工厂”里,随处可见的数字模型、云计算、农业物联网等科技元素可减少种苗培育过程中80%人工,降低60%农药花费,提高30%以上经济效益;临沭金丰智慧农业云平台融合田块查询、作业管理、虫情预警等多种功能,预计减少农药使用量15%,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30%,助力农业增产10%,目前平台已服务农户10万余人;枣庄沃农智慧农业产业园推行全生长周期全元素全营养施肥,水肥一体化设备和数字温控系统将智慧大棚内的西红柿产量提升了30%,节水80%以上……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落地推广,科学合理耕种深入人心,农业新技术与新装备正在被越来越多新农人“玩转”,助力亩产创新高。

新业态让产业串珠成链。“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充分考虑先进技术应用的实际成本和收益的前提下,山东各地打出“特色牌”,做大“土字号”,积累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算好数智化转型的长远账,从春耕备耕开始,开启“云端种地”与农产品预售订单的协同渠道,打造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的“直通车”,真正做到技术下沉,带动农户更好融入产业链。(陈鸣飞)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