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力量为科技盛会增添光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6 09:15 4

摘要: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汇聚全球前沿科技理念的盛会背后,来自海淀各大高校的志愿者们,正以青春的活力与担当,为论坛的顺利举办全力保驾护航。他们带着各自的期待与梦想,在论坛筹备过程中积极奉献,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汇聚全球前沿科技理念的盛会背后,来自海淀各大高校的志愿者们,正以青春的活力与担当,为论坛的顺利举办全力保驾护航。他们带着各自的期待与梦想,在论坛筹备过程中积极奉献,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风采。

来自北京语言大学的宋仪西,是一名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对科技领域满怀探索的渴望。她兴奋地分享道:“中关村论坛汇聚了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理念,对我来说,这是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希望能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短板。”怀着这样的初衷,宋仪西果断报名成为了志愿者。

身为志愿者小组长,宋仪西的工作繁杂却关键。她介绍道:“近期,我忙着与学校老师沟通,确定志愿者的排班安排,还要与会场服务组、机动应急支援组以及物资管理组的老师反复对接。”除了这些协调工作,她还负责机动应急支援组的午餐交流会指引和舞剧指引。为此,她提前熟悉场馆的每一处角落,牢记各项活动的流程和时间节点。

对于即将召开的论坛,宋仪西充满期待:“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我特别期待能听到关于AI如何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讨论。我想知道AI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会带来哪些颠覆性的变革,如何创造出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这次经历也让她对未来有了新的规划:“论坛结束后,我希望能把在这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甚至有可能会朝着科技创新领域发展,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央民族大学的田博昊被中关村论坛“科技向善”的理念深深吸引。作为一名中国民乐传承者,他一直致力于用音乐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服务人民精神需求,而这与论坛的理念高度契合。田博昊表示:“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手段,我希望通过这次论坛,能够找到科技与民乐的结合点,让民族音乐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田博昊所在的服务岗位是会场服务内的氛围营造组,负责为场馆内的民族音乐演出任务助力。他自豪地说:“我们会利用二胡、扬琴、古筝等民族乐器,为论坛打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氛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精心挑选曲目,就是希望能在论坛上把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了达到更好的演出效果,田博昊和他的伙伴们不仅反复打磨演奏技巧,还深入研究如何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演出。

在与其他志愿者和筹备人员的交流中,田博昊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来自不同领域的人交流,让我看到了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这次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创新守护文化根脉的使命感。”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他有了更开阔的设想:“我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座连接科技与民乐的‘音乐桥梁’,一边运用新技术让民乐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一边也用民乐的深厚底蕴去滋养科技,为科技发展注入人文内涵,共同构建数字时代中的‘和鸣之桥’。”

北京林业大学的志愿者林文轩,怀着对前沿知识的渴望和用科技创造美好未来的梦想,报名成为了2025中关村论坛志愿者。她说:“作为年轻人,我们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我希望通过参与中关村论坛,学习到全世界最先进的科技理念,为日后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积累经验,借助科技的力量让人类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为了更好地服务论坛,林文轩提前了解了众多科技领域的前沿信息,特别是与自己所学林学专业相关的内容,如林业科技创新、生态修复技术等。

这些志愿者来自不同高校,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但他们都因对知识的追求、对科技的热爱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而相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充分的准备,全身心投入到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中,用青春志愿力量,为这场科技盛会增添光彩。(记者 周颖珺)

来源:海淀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