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我国以外,地球上还有两个地方也叫“中国”,它们分别在哪?

摘要:可在世界上还有两个地方竟然也以“中国”命名,这些地方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是单纯的巧合,还是跨文化交流的深远印记?

文|知史通今

编辑|知史通今

提到“中国”,你的脑海中应该立刻浮现出这个东方大国的恢弘历史、壮美山河和灿烂文化。

可在世界上还有两个地方竟然也以“中国”命名,这些地方的名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是单纯的巧合,还是跨文化交流的深远印记?

说到“中国”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东方这片广袤而古老的土地,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世界的另一端,也有两个地方以“中国”命名。

一个位于日本的本州岛西部,叫作“中国地区”,另一个远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被称为“中国市”,它们的存在,像是文化长河中被冲刷出来的奇异石子,既熟悉又陌生。

先来看日本的“中国地区”,从地理上看这片区域涵盖了鸟取、岛根、冈山、广岛和山口五个县,对日本人来说这个名字早已司空见惯,甚至没有多少人去深究它的起源。

事实上这片土地的名字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当时的幕府将军足利尊氏之子足利直冬被任命为“长门探题”,负责管理这片区域,并将其统称为“中国地方”。

相比美国的“中国市”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故事,这座小镇位于德克萨斯州的杰斐逊县,最初因一种叫楝树的植物而得名。

楝树原产于中国,其花香浓郁、用途广泛,尤其受到当地居民的喜爱,人们将种植楝树的地方称为“China Grove”,意为“中国树林”。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名字逐渐成为整个地区的代称,最终正式命名为“中国市”,从一片树林到一个小镇,这种地名的形成看似偶然,却透出了中华文化的全球化影响力。

这两个地方的“中国”命名虽然看似毫无关联,但背后却有着深厚的文化脉络,日本的“中国地区”是唐代以来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果。

美国的“中国市”则体现了中国植物传播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缩影,两者的存在都是文化交融的巧妙见证。

类似的现象在全球并不罕见,例如在英国“China Town”是一种地名,更是华人移民历史的缩影和文化聚集的象征。

在东南亚“China Street”常出现在华人社区周围,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甚至在非洲,一些由中国企业援建的项目所在地,也逐渐成为被冠以“中国”字样的地名。

这些名称无论是因移民、贸易,还是文化传播而起,都说明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超越了地理界限。

尽管这些地名与中国本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们的文化意义却并限于中华文明的象征,更重要的是,这些名称的背后隐藏着人类历史中不断跨越国界、彼此影响的故事。

尤其在今天全球化的进程让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变得更加常见,而这些跨文化的地名正是这一过程最真实的记录。

对于很多人来说,地名可能只是生活中的标识符,但在这些“中国”命名的地方,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文化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像河流一样流动跨越时空,连接着不同的文明。

从日本的“中国地区”到美国的“中国市”,这两个名字到底代表了什么?它们的命运又与中国有着怎样的牵绊?

要理解为何“中国”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如此重要,就不得不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周王朝时期,当时“中国”一词并不指代今天的整个国家,而是特指周朝王都附近的中原地区。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黄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相较周边的“四夷”地区,这里被认为是生产力最强、文化最发达的中心。

也正因如此中原地区被冠以“中国”的称呼,意为“天下之中”,这一称呼,最初是地理优势和文化优越感的象征,

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的意义不断扩大,汉唐之后“中国”从单纯的中原概念演变为整个华夏文明的代名词。

而到了清朝特别是在与外部世界的外交中,“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对这个东方大国的通用称呼。

清政府在与日本的外交信函中多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强调国家的统一性和文化传统,可这样的称呼却意外引发了日本方面的不满,

日本在那个时候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才是继承“中原文明”的正统,事实上日本早期的文化形成深受中国影响,无论是汉字、建筑,还是儒释道的思想体系,都来自中国。

随着日本实力的增强,他们对“中国”这一称呼产生了竞争意识,甚至在外交场合公开反对清朝使用这一名称。

日本曾明确提出抗议,认为清朝这个被列强侵略的破败国家,不配使用这样一个具有“中心地位”的称号,这种主张不但充满傲慢,也反映了当时中日两国在文化认知上的深刻矛盾。

历史争议的背后隐藏着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国”作为一个自古以来的文化概念,深刻嵌入了华夏民族的认同与自豪。

可是日本则试图通过争夺这一称号,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阴影,以凸显自身的文化独立性,最终,这场名称之争随着清朝的衰弱无疾而终。

但“中国”这个称呼的文化意义却从未被削弱,反而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重新焕发光彩,这种文化命名上的争执,并非仅存于中日之间。

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对地名、文化符号的争夺屡见不鲜,类似的案例还发生在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因为早期华人移民的文化影响,也纷纷将具有中国元素的地名用于标识自身。

美国的“中国市”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从楝树的传播到地名的形成,这片土地的文化根基与中国紧密相连,楝树作为中国文明的象征之一,在跨越太平洋后又如何融入当地的文化呢?

美国德克萨斯州杰斐逊县有个名为“中国市”(City of China)的小镇,乍听这个名字人们或许会以为这是华人聚居之处,或者与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可这个地名的诞生却与一片楝树林息息相关,楝树这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因其独特的特性成为了中美文化交融的见证者。

楝树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落叶乔木,适应性极强,几乎可以在任何土壤中生长,这种树木在19世纪被引入美国,成为了德克萨斯州的热门观赏植物。

它的花香浓郁、四季常绿,同时还有药用价值,因其用途广泛且易于栽种,当地人对楝树产生了极大的喜爱,于是开始在杰斐逊县大规模种植,形成了大片楝树林。

这些楝树林最初被称为“China Grove”,意为“中国树林”,后来逐渐成为当地的地标,随着楝树的广泛种植,“China Grove”这一名字越发为人熟知。

再加上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楝树的种植产业息息相关,“中国”的名字逐步演变为该地的代称,最终在一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当地多个小镇合并,正式命名为“中国市”。

这种地名的形成并非独一无二,在美国的其他地方,例如加州、纽约等地区,同样也有以“中国”命名的社区和街区。

不同的是这些地方多半与华人移民的聚集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直接相关,而“中国市”却因一片楝树林而得名,这种看似偶然的命名方式,反而更具象征意义。

这一名字的出现也并非毫无争议,一些华人移民曾质疑,是否用“中国”命名一个并无深厚文化关联的小镇,可能会让人误解甚至觉得有冒犯意味。

对此当地居民的解释却让人感到意外而温暖,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致敬,楝树带来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从楝树的传播到“中国市”的命名,可以看出文化在全球流动中的多样性,地名是地理的标志,也是文化交流的缩影。

当地居民将“中国市”视为一种荣耀的象征,并将其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日本的“中国地区”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他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

日本本州岛西部,存在着一个历史颇为悠久的区域,名为“中国地区”,其涵盖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以及山口县。

这个名称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南北朝时期,彼时幕府将军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被任命为“长门探题”,负责管理一大片广袤区域,为了便于统称,才有了这个名称。

从隋唐时期开始日本从中国汲取了大量文化养分,从文字到建筑、从宗教到制度,无不受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中国地区”这个名字正是当时日本对中国文化崇敬的体现,可这种文化上的尊重和依附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定下来,到明清时期日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

清朝时期日本依旧保留了“中国地区”这一名称,而清政府却对此感到不满,甚至在外交场合多次要求日本改名。

当时的清朝希望通过名称的纠正,捍卫中国作为东亚文化中心的地位,可日本对此的回应却是敷衍的,甚至认为这种称呼已经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不愿改动。

这一争议并未止步于清朝,到了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活动时,对“中国地区”这一名称提出强烈反对,他认为这种称呼有混淆视听的嫌疑,更可能误导他人。

让他们以为中国是日本的一部分,孙中山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这一问题,但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无力对抗日本的文化强势,最终未能实现改名的诉求。

时间来到20世纪中叶随着中日关系的剧烈变化,“中国地区”这一名称在日本国内也逐渐被淡化,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签署战败条约,退出了其对外扩张的野心。

“中国地区”作为正式地名逐渐被“山阳地区”和“山阴地区”取代,只有少数老一辈日本人仍然记得这个名称。

而一些日本学者甚至试图提出“中国”一词起源于日本的观点,试图重新定义这一文化符号。

这种文化争议随着1963年一件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出土被彻底驳斥,这件青铜器上镌刻着“余其宅兹中国”的字样。

明确表明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已经是华夏文明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这一考古发现纠正了日本的错误观念,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悠久历史。

这些跨越国界的“中国”,无论是因为植物、历史还是文化,最终都成为一种独特的存在。

他同样也在提醒我们,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多样性并存,而理解和尊重这些文化符号,恰是文化交流如何塑造历史的最好注脚。

观察者网2017-05-29发布的《美国得州有座人口仅1200的小城,叫“中国”》

百度百科

来源:知史通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