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编制了一份名为《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的报告,该报告足足写满了11个章节,从这11个章节里详细的披露了美情报机构不遗余力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和通讯体系,大肆窃取人员、账号、设备、链路、位置等数据
中国通报全球美国窃密罪行,足足写满11个章节,里面的内容都有哪些?美国的窃密手段又有哪些呢?
近日,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编制了一份名为《美情报机构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实施的监听窃密活动》的报告,该报告足足写满了11个章节,从这11个章节里详细的披露了美情报机构不遗余力针对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和通讯体系,大肆窃取人员、账号、设备、链路、位置等数据,无差别攻击全球手机用户。说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球10岁及以上人口中手机拥有率为78%,3G及以上的移动宽带在全球总人口的覆盖率为95%。面对体量如此之大的数据窃密和网络攻击行动,美国情报机构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根据上述报告的介绍,美国情报机构的网络攻击手段主要包括:SIM卡漏洞、手机操作系统漏洞、APP应用漏洞,以及投放定制木马或商业间谍软件等。
而美国情报机构之所以会盯上手机端,主要还是因为相比传统PC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有更多的网络安全暴露面和可攻击面,尤其是针对苹果手机用户窃取手机数据的黑暗行为,美国情报机构的攻击手段更为明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苹果公司开发的一款即时通信服务iMessage,具有发送和接收短信、图像、视频和文档等多种功能,这让美国情报机构有空子可以钻,它们可以利用该类服务向苹果手机用户发送漏洞利用代码,植入攻击木马,以达到长期窃取手机数据的目的。只能说,美国的“黑客帝国”的名号的确不是白叫的,早年间的“棱镜门”事件显然并不是凭空就出现的,美国情报机构自带这种“窃密基因”。
讽刺的是,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客还不停的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对中国进行恶意抹黑栽赃。去年12月初,曾有黑客突破了美国财政部的计算机安全护栏,获取了一个安全密钥的访问权限。美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就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国,称该次“黑客入侵”是中国长期以来针对美国政府进行的“间谍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探查美国财政部的动向。但事实上呢?美国才是那个频繁对中国发动网络攻击的国家,美国才是中国网络安全的最大威胁。今年年初,当deepseek刚问世的时候,其服务器就遭到境外势力大规模的网络攻击,其中绝大部分的恶意ip就是来自于美国。不仅如此,早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下属的“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还曾使用了40余种不同的专属网络攻击武器,持续对我国西北工业大学开展攻击窃密,窃取该校关键网络设备配置、网管数据、运维数据等核心技术数据。这些中国早已通报了全球。
这一次,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发布上述报告,同样也是在通报全球,在揭露美国窃密罪行的同时,也让全球网民都能全面了解美方情报机构给世界带来的威胁。事实上,关于网络攻击的这场反击战,中国早已开打。在上述报告发布后不久,我外交部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明确敦促美国政府立即停止有关行为,以负责任的态度给全世界一个交代。我们这么做,就是必须要让美国为此付出代价,同时我们也相信这份报告将有助于国际社会认清美国的真实面目。
来源:吴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