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自然干扰迹地生态恢复项目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在成都召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6 12:11 3

摘要:3月21日,栖息地处在成都组织召开《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自然干扰迹地生态恢复项目实施方案(代作业设计)》(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省林

3月21日,栖息地处在成都组织召开《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自然干扰迹地生态恢复项目实施方案(代作业设计)》(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专家评审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省林草局资源处、建管处等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会上,专家组听取了编制单位汇报,通过查阅资料、质询讨论,从采伐区块地类核查、采伐木料处置、恢复树种选择和生态恢复模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内容全面,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意按意见修改后通过评审。同时,局资源处、建管处就项目涉及林木采伐办理手续和资金预算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项目拟在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内选取4种类型区块实施针对性生态修复900亩,包括人工纯林恢复区、灌草恢复区、无植被恢复区、地质灾害恢复区。其中以人工纯林恢复区为主,拟通过疏伐、卫生伐、生长伐结合更新采伐后清林整地、栽植苗木等方式进行栖息地恢复,以提高栖息地连通性和适宜性,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活动交流。

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持续研究栖息地恢复技术及模型,持续实施栖息地生态修复和廊道建设工程,2024年四川片区恢复栖息地面积9.06万亩,新建主食竹基地990余亩,实施拖乌山、泥巴山和黄土梁等生态廊道建设1900余亩,为提升大熊猫栖息地质量和促进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奠定基础。

本文来自【绿色四川】,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