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山西青年贾恒祥:无人机灯光表演秀的未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2:13 3

摘要:1月28日晚,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呈现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人机表演秀。3000架无人机飞至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上空,组成了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重庆市花——山茶花等图案。

《中国日报》2月12日第16版截图

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团队利用科技与文化叙事相结合的手段,带来革新的无人机灯光表演秀。

1月28日晚,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呈现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人机表演秀。3000架无人机飞至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上空,组成了重庆的标志性建筑、重庆市花——山茶花等图案。

这场炫目的表演由总部位于深圳的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精心策划,这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集群自动化表演的企业。

此次为大漠大无人机第六次登上春晚。尽管面临着来自天气、温度、信号干扰、风速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团队还是成功实现了100%的完美准时起飞和降落。

这个技艺高超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27岁。团队的大多数成员是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还有一些是公司招募的无人机爱好者。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投入到这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中。

27岁的贾恒祥来自山西省吕梁市,担任大漠大公司飞行工程部部长。为了完成一场无人机表演,艺术工程部的编剧团队需率先完成创意方案设计和编程脚本开发。而后贾恒祥负责带领无人机操作员执行项目表演。

近年来,无人机编队飞行表演已成为夜空娱乐的一大潮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从大都市到小城镇,从春晚庆典到奥运开幕式,这些富有和创意的空中表演拓展了人们对灯光秀的想象,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力量。

仅在今年春节期间,大漠大公司就在四川、河北、天津等多个省市举办了12场表演。

数字烟花

贾恒祥表示,相较于传统烟花,无人机表演不仅污染更少、安全性更高,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编队的规模也可以扩大。

据他介绍,“例如,第一代和第二代无人机都需要一架一架给它摆出来。到三代无人机,可以直接在箱子里面起飞,这样就缩小了场地的使用面积,更适用于各类市场的各个场景。”

“比如说,只能飞200架一代机的场地用三代机的话就能飞1000架。再加上我们刚发布的第四代无人机。它连电池都不需要拔,就自动充电。”

可协同操控的无人机数量也有所增加。贾恒祥说:“2019年的时候,飞个100架、200架就感觉非常了不起了。到了2021年,飞八百架到1000架算是大架次了。但是针对于现在来说,我们飞一千两千架其实非常普遍。”

这种技术上的改进,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去年9月,该团队在深圳用10197架无人机创下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单台电脑控制最多无人机同时升空”以及“最多无人机组成的空中图案”。

这不仅标志着无人机灯光表演行业的一项重大突破,更是对集群控制技术的极大考验。

贾恒祥解释说,主要的挑战在于要确保网络宽带能支撑超万架无人机,同时解决好斜坡草坪起降的无人机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同的高度,并实现自动高度校准的难题。在这些方面,包括大漠大在内的中国无人机表演团队已在相关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然而,贾恒祥认为,无人机集群表演发展的重心现在已经从数量超越阶段,进入了创意竞争阶段。

“我们现在的表演项目都很注重故事性和画面之间的连贯性。一方面要求无人机飞行速度快、变化过程短;另一方面往往要深入了解、结合各地的文化特色。例如在深圳的表演我们就用3000架无人机组成了一个影视屏幕,像在空中播放电影一样地表演了咏春功夫。”

无人机表演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续航能力。目前,大漠大公司的无人机表演大约可以飞行15分钟。

“我们期待电池技术能够取得突破,这样就能实现更长时间、更多样化的表演。”他说。

全球增长潜力

无人机表演已成为全国各地文化旅游的一大热门项目。大漠大公司的大多数客户是地方政府的文化旅游部门和旅游景点运营商。

无人机表演也是低空经济的一部分。在低空领域(通常指距地面垂直距离3000米以内),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飞行器广泛应用于表演、空中巡查、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定义为“新的增长引擎”。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以大漠大公司为例:该企业不仅提供无人机表演服务,还生产相关设备。其第三代和第四代无人机完全在国内生产,采用国产芯片并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24年,大漠大公司开拓了南美和欧洲市场,设备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去年的海外业务量增长30%以上。

“无人机编队表演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都已经很普遍了。但目前海外的市场潜力还很大。”贾恒祥说。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