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荡荡的村子,近乎荒芜的土地,年轻人大量外流……”时过数年,提及往昔的家乡,欧小荣仍难掩失落。2011年,这位国内知名企业的无线通信工程师毅然辞职,携妻子刘燕回到四川苍溪县永宁镇金荞村,开启了职业农民的转型之路。面对质疑,他坚定回应:“家乡需要改变,而我愿做
“空荡荡的村子,近乎荒芜的土地,年轻人大量外流……”时过数年,提及往昔的家乡,欧小荣仍难掩失落。2011年,这位国内知名企业的无线通信工程师毅然辞职,携妻子刘燕回到四川苍溪县永宁镇金荞村,开启了职业农民的转型之路。面对质疑,他坚定回应:“家乡需要改变,而我愿做那个推动者。”
左一为欧小荣,他正指导农机的使用
返乡后,欧小荣走村入户调研,向农技专家虚心求教。经过深入考察,他深刻意识到,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必须依靠土地,大力发展粮食经济,机械化是壮大粮食产业的关键支撑。彼时对农机一窍不通的他,白天跟随销售商实地操练,夜晚研读维修手册,县乡组织的农机人才培训,更是一场都没落下。收割机、旋耕机的操作要领,在田间日复一日的实践中逐渐纯熟。“手掌磨出老茧,心里却愈发踏实。”他回忆起了那段岁月。
图为欧小荣在田间地头
2011年末,欧小荣倾尽积蓄并贷款5万元,购置两台收割机与一台旋耕机,开启农机服务事业。凭借优质服务和合理定价,两年间不仅赢得乡邻信赖,更将业务拓展至周边县市。恰逢国家农机扶持政策密集出台,苍溪县加大农机推广与人才培养力度,为他的事业注入新动能。
在传统水稻产区永宁镇,分散经营、品种杂乱、品质参差等问题长期制约产业发展。欧小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才是出路。”2013年,他创建永弘家庭农场,流转200亩土地建立水稻种植基地,首年即通过农机农技融合实现丰收。当金灿稻浪翻涌时,村民们主动找上门:“欧技术员,带着我们一起种吧!”。
“带着乡亲们一同致富是我的心愿。”2014年,欧小荣联合种粮大户组建金永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推行“耕、种、管、收、储”全程机械化。创新性推出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实施农资统购、服务统包、技术统管、溢价统销机制,成功吸纳150户农户成为股东。
合作社与四川省农科院、川农大水稻所共建产学研基地,突破性研发水稻机械化精量条播技术,实现亩均增产100斤、节本200元、综合增效超300元的显著效益。经十年发展,金永丰已成长为集农机服务、维修培训、产业经营于一体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带动优质水稻种植2000余亩,年产超200万斤。2024年,欧小荣成功入选“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
量质双升后,如何让永宁大米走进千家万户?欧小荣开启二次创业。通过“品牌+电商”模式,注册“荞子坝·御品香”商标,线下进驻大型商超,线上推出真空礼盒远销京渝,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随着“稻乡荞子坝”品牌崛起,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田园观光、农事体验、科普研学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年综合产值近千万。
2024年11月,作为四川农业代表团团长赴意交流的欧小荣,正谋划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我们在水稻全产业链积累深厚,期待与意大利深化协作,共促产业升级。”从通信工程师到职业农民,从农机手到乡村振兴“领头雁”,欧小荣用十四年躬身实践,印证了农业现代化的巨大潜能。他的故事,正是当代中国众多“田秀才”“乡村经理人”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生动写照。
来源:四川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