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中山市春耕生产暨红火蚁春季联防联控现场会在火炬开发区新旺农业合作社召开,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汇聚现场,进行春耕生产现场观摩和参观“三新”(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等活动。
3月20日,中山市春耕生产暨红火蚁春季联防联控现场会在火炬开发区新旺农业合作社召开,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汇聚现场,进行春耕生产现场观摩和参观“三新”(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等活动。
中山市春耕生产暨红火蚁春季联防联控现场会。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现场,插秧机在田间穿梭,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植入泥中;无人机低空盘旋,均匀喷洒药剂,高效作业场景令人瞩目。
为深入推动粮油等主要农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中山市通过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技术,和推广高产优质良种等增产技术,提高水稻单产水平。水稻合理密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高基本苗量,减少分蘖肥用量,增加有效分蘖和有效穗,从而实现单产提升。
据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刘昌乾介绍,2024年,中山市在火炬开发区民众街道开展了水稻合理密植试验,水稻亩产从400多公斤跃升至500多公斤,增产幅度达10%-20%。“密植虽增加种子与防病成本,但综合收益显著提升。今年,我们计划在中山全市推广,并在各镇街建立示范基地。”刘昌乾说。
科技赋能春耕。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据悉,2025年,中山将在全市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技术5000亩以上,增加插秧密度和基本苗数,确保有效穗数增加,配套“一喷多促”等关键稳产增产技术,实现实施范围内水稻栽插密度提升15%以上,实施范围内水稻单产410公斤以上(干重),为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粮食产能发挥积极作用。
“今年,中山市主推的‘南晶香占’‘19香’等高产水稻品种已覆盖全市60%以上水稻种植面积。同时,结合水稻集中育秧中心建设,我们开展了集约化育秧,今年采用水稻集中育秧技术种植面积达1.5万亩,有效减少了漏秧、插秧补秧等问题。”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站长陈国军说。
活动现场还展示了无人驾驶水稻中耕除草机、智能无人机及病虫害监测设备等先进农机,以科技赋能春耕,为精准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活动现场展示了新品种、新机具、新技术。 南方拍客 梁诗婷 供图
“2024年,我们有效落实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成功克服汛期强降雨、热带风暴等不利自然因素影响,较好完成了粮油生产目标,粮食单产稳中有增,连续四年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三增’。”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有林表示,2025年,各镇街要在稳定播种面积基础上,聚焦“提单产”关键,从“选种、育秧、插播、管理、收割”全链条推动粮食生产取得更高成效,确保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继续“三增”。
撰文:梁诗婷 苏芷妍
摄影:梁诗婷
【作者】 梁诗婷;苏芷妍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