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初中课堂互动模式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在部分英国课堂中,自由讨论较为常见。老师会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自由发表观点,各抒己见。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例如在历史课上,老师提问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学生们纷纷发言,从经济、社会
英国初中课堂互动模式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在部分英国课堂中,自由讨论较为常见。老师会提出开放性问题,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自由发表观点,各抒己见。这种模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例如在历史课上,老师提问 “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的影响”,学生们纷纷发言,从经济、社会结构、环境等多方面阐述看法。相比之下,国内课堂更多采用举手发言形式,学生需等待老师点名后才能讲话。
师生关系界限在英国课堂也有所不同。英国老师更倾向于与学生建立平等、朋友式的关系,课堂氛围轻松活跃。这使得学生在表达时压力较小。但对于初到英国的中国初中生而言,要做到自信表达并非易事。为适应这种课堂礼仪,学生可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准备好自己的观点,在小组讨论中先从分享简单想法开始,逐渐建立自信。同时,积极观察英国同学的发言方式与技巧,学习如何组织语言、清晰阐述观点,从而更好地融入英国课堂互动模式。
以一节科学课为例,老师提出 “如何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的问题,英国学生可能会迅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的观点,并详细阐述增加线路后如何提高出行效率、减少私家车使用等好处;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建议推广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路况来优化信号灯时间。而中国学生初到英国课堂,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观点不够成熟或者英语表达不够流利而不敢发言。此时,中国学生可以先从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开始,在倾听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然后尝试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 “I think we can encourage more people to ride bikes, because it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随着参与讨论次数的增加,逐渐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来源:SkylineE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