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施蔬菜生产是保障蔬菜均衡供给,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问题的重要支撑,我市设施蔬菜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设施产量居全省第1位。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番茄、辣椒、茄子)生产占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的71.3%、总产量的76.6%,为加快推进日光
设施蔬菜生产是保障蔬菜均衡供给,解决北方地区冬季蔬菜供应问题的重要支撑,我市设施蔬菜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设施产量居全省第1位。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番茄、辣椒、茄子)生产占设施蔬菜播种面积的71.3%、总产量的76.6%,为加快推进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生产提档升级、提质增效,集成配套优选品种、合理安排茬口、集约化育苗、合理密植、精准施肥、精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适时采收等技术措施,形成日光温室茄果类蔬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该项技术具有优质、高产、高效、节水、节肥等优势,可显著提高茄果类蔬菜生产水平,促进日光温室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选品种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优质、丰产的早、中熟品种。番茄品种有嘉宝丽、德贝利、宝丽1号等;辣椒品种有陇椒2号、华美108等;茄子品种有兰杂2号、紫阳长茄、大龙、长野狼等,茄子砧木选择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抗病力强、耐低温、耐高湿的托鲁巴姆。
(二)合理安排茬口
冬春茬。11月上旬育苗,1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上旬上市,6月中下旬结束。秋冬茬。7月中上旬育苗,8月中上旬定植,11月中上旬上市,翌年1月中上旬结束。越冬一大茬。辣椒7月下旬育苗,茄子6月中下旬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11月上旬上市,5月中下旬结束。番茄以冬春茬和秋冬茬为主,辣椒和茄子以越冬一大茬为主。
(三)集约化育苗
1.育苗设施。育苗棚配备自动喷水、保温、降温设施,可选用床架式、潮汐式等方式育苗。育苗前需对育苗设施、穴盘进行消毒处理。番茄、辣椒宜采用72孔规格穴盘,茄子宜选用50孔规格穴盘。
2.基质选择及消毒。使用商品育苗基质。每立方米育苗基质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混匀、消毒。
3.种子消毒和播种。根据栽培茬口适期播种。茄子砧木较接穗早播30天。包衣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种子应选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进行消毒。采用自动化播种线自动装盘、精量播种。播种后用薄膜覆盖穴盘。
4.嫁接方法及管理。茄子砧木撒播在平盘或苗床中,生长至2叶1心时,移栽到穴盘;砧木长到5~7片真叶,接穗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2天,用百菌清等药剂对砧木和接穗进行消毒,将砧木和接穗浇透水。采用劈接法嫁接。嫁接后对小拱棚完全密闭,并用遮阳网遮阴,保持3~4天。第4天开始早晚逐渐揭开遮阳网增加光照,每天通风1~2次。约7天后嫁接苗成活后转入常规管理。
5.壮苗指标。番茄、辣椒4叶1心,茄子嫁接苗长至6~7片真叶,或自根苗5~6片真叶,叶色浓绿有光泽,无病虫害、无徒长的健壮苗。
(四)定植前准备
1.整地施肥。结合整地,秋冬茬、冬春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公斤、尿素20~25公斤、磷酸二铵20~30公斤、硫酸钾20公斤,商品有机肥50公斤。越冬一大茬亩施腐熟的农家肥8000~10000公斤、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50~6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商品有机肥60公斤,深翻25~30厘米,耙耱平整。
2.温室消毒。用高温闷棚进行棚室消毒。可在7月中下旬高温时段,前茬作物收获后,先清除田间残枝败叶,深翻土壤30厘米,并整平土壤,在各灌水口处沿南北方向开宽20厘米、深10厘米的导水沟进行灌水,灌水要灌足、灌透,并覆盖地膜,之后密闭温室进行高温闷棚,为提高棚内温度,要将棚膜换新并早晚按时揭盖棉被,连续闷棚15~20天,通风换气1周后播种。在高温闷棚处理时,应特别注意耕作机具进入日光温室作业前后,都要彻底清除作业机具上附带的土壤,防止病菌、虫卵在温室间交叉感染。未进行高温闷棚消毒的温室,在定植前7~10天,亩用2~3公斤硫磺粉与等量锯末混匀后点燃熏蒸24小时进行消毒,同时撒施0.1%噁霉灵克颗粒剂35公斤对土壤消毒。
3.起垄铺管覆膜。采用宽窄行起垄,垄宽70厘米,沟宽50厘米,垄高20厘米。在垄上距沟沿10厘米处铺设滴灌带。冬春茬和越冬一大茬,先覆膜后定植;秋冬茬,定植后5~7天覆膜。
(五)合理密植
一垄双行,距沟沿5厘米处,“丁”字型定植。番茄株距40~50厘米,辣椒、茄子株距35~40厘米。
(六)温度调控
缓苗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20℃。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温度控制在15~22℃。
(七)灌水施肥
灌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定植后灌定植水,亩灌水量8~10立方米,定植后5~7天灌缓苗水,亩灌水量8~10立方米。秋冬茬和越冬一大茬。结果前期每隔7~10天灌水1次,开花中后期每隔10~15天灌水1次,亩灌水量8~10立方米。冬春茬。结果前期每隔10~15天灌水1次,中后期每隔7~10天灌水1次,亩灌水量8~10立方米。开花期亩随水追施平衡型水溶复合肥8~10公斤,膨果期每次亩随水追施高钾型水溶复合肥10~15公斤,腐殖酸肥10~15公斤。
(八)整枝蘸花
株高30~40厘米时吊秧。番茄采用单杆整枝,及时抹除侧枝,主茎挂6~7穗果后留2片叶摘心。冬春季节用防落素、番茄灵蘸花,并在其中加入0.1%腐霉利可减缓灰霉病。大果型品种每穗留3~4果,中小果型品种每穗留4~6果。辣椒采用四杆整枝法,对椒分叉上四根枝条全部留为结果枝,及时摘除生长重叠的弱枝及徒长枝。茄子采用双杆整枝。冬春季节开花后用40~50毫克/公斤防落素蘸花,同时加入0.1%腐霉利。
(九)绿色防控
1.防控措施。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控为主,低毒、安全、高效化学防治为辅,重点防治的茄果类蔬菜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番茄潜叶蛾、蓟马等。
2.病虫害防治。灰霉病。发病初期,亩用15%腐霉·百菌清烟剂200~30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1次,连熏3~4次防治、或亩用500克/升异菌脲悬浮剂75~100毫升、或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62.5~94克、或22.5%啶氧菌酯悬浮剂26~36毫升喷雾防治。早疫病。亩用5%百菌清粉剂1公斤喷粉,7天喷1次、或亩用45%百菌清烟剂110~18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1次,连熏3~4次。晚疫病。亩用12.5%甲霜·百菌清烟剂340~400克,分放5~6处,傍晚点燃闭棚过夜,7天熏1次,连熏3~4次。发病较重时,亩用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25克、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34~167克、或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75克等药剂喷雾防治。病毒病。亩用5%盐酸吗啉胍可溶粉剂187~375克、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67~250克、或0.5%香菇多糖水剂150~250克、或8%宁南霉素水剂75~100毫升喷雾防治。斑潜蝇。亩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14~18毫升喷雾防治。番茄潜叶蛾。亩用10%四氯酰胺悬浮剂20~40克、或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11~13毫升等内吸性药剂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亩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3克、或1.5%苦参碱水剂30~40克喷雾防治。
(十)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轻拿轻放,防止果实损伤,确保果实品质。
推广区域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日光温室蔬菜产区。
来源:文影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