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4日,四川遂宁火车站,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终于见到了失散40年的儿子唐七娃。白发苍苍的父母紧紧搂住已步入中年的儿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下。这一刻,他们等了整整40年。
2025年3月24日,四川遂宁火车站,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终于见到了失散40年的儿子唐七娃。白发苍苍的父母紧紧搂住已步入中年的儿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下。这一刻,他们等了整整40年。
家人团聚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80年代,因家境困难,唐家夫妇将刚满月的儿子唐七娃寄养在邻镇亲戚王某某家中。然而,仅仅几天后,亲戚竟告知他们孩子“夭折”了。唐家人不信,多次寻找无果,甚至去查看所谓的“坟”,却始终找不到孩子的踪迹。40年来,他们从未放弃希望,直到2023年,唐先常偶然从亲戚邻居口中得知:“孩子可能被卖到了山东。”
2023年12月,唐家报警求助。警方采集了他们的DNA样本,录入全国打拐系统数据库。与此同时,远在山东的李先生(即唐七娃)也因察觉身世疑点,主动前往公安机关采血比对。2025年3月,DNA盲比成功,这场跨越40年的寻亲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唐七娃的案例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缩影。2020年时,福建警方就通过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帮助被拐28年的小滔与亲生父母团聚;去年10月,宜春警方也利用该系统为被拐31年的张某找到了家人等。这样的案例都印证了DNA技术在寻亲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电视剧相关情节演示 侵删
我国公安部建立的DNA数据库系统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全国打拐DNA数据库,专门用于比对失踪儿童和疑似被拐人员;二是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涵盖更广泛的人员信息;三是“团圆”系统,作为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这三个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网络。
团圆系统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律师评论:
近些年,无论是电视题材还是各路新闻报道,我们都见过太多类似的悲剧。唐七娃的案例再次证明,DNA技术已成为现代寻亲的最有力武器。法律上,拐卖儿童属于严重犯罪,《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儿童最高可判处死刑。但现实中,许多案件因年代久远、证据缺失而难以追责。唐七娃的“养父母”是否涉及收买被拐儿童?如果王某某夫妇仍在世,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法律制裁?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科技让寻亲变得更高效,但法律的完善、社会的关注同样重要。
正如一网友所说:“每个团圆故事都是对拐卖犯罪的沉重打击,愿天下无拐,万家团圆!”
来源:熹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