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济义玄示寂前言:世间万法皆为虚幻,唯有此事是真实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26 00:58 2

摘要: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声明:本文所载内容源自佛经记载及传统典籍文献,目的在于进行人文历史科普,增进文化认知,不宣扬或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恳请读者朋友以理性开放的态度阅读,取其精华,存其理性。

"我之所欲者,大丈夫之道尔。"这是临济义玄在示寂前的一句话。

相传在唐朝会昌五年,临济义玄亲传大法的弟子们聚集在兴化府的镇州临济院。

空气里弥漫着檀香的清甜,众弟子围坐在禅堂,望着他们的师父,眼里满是不舍。

这位名震天下的禅宗大师,眼神如炬,浑身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气息。

为什么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说出"世间万法皆为虚幻,唯有此事是真实道"这句话?这句话又究竟包含着怎样的佛法智慧?

"师父,您真的要走了吗?"一位弟子眼含热泪问道。

临济义玄看着眼前的弟子们,目光中流露出慈悲。

他轻轻抚摸着自己的拂尘,缓缓道:"生死之道,本自如是。"

这一天,院子里的老梧桐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临济义玄一如往常盘坐在蒲团上,他的神情安详,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你们可知道,我为何在这里传法三十余载?"临济义玄问道。

弟子们默然。

"三十年前,我初到黄檗山,见到我的师父黄檗希运。

那时的我,满脑子都是经文典籍,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佛法的真谛。"临济义玄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笑意。

"记得那天,我在僧堂里遇到首座,他问我:'上座在此多少时?'我答:'三年。

'他又问:'曾参问否?'我答:'不曾参问,不知问个什么?'首座说:'何不去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大意?'"

听到这里,一位年轻的弟子忍不住问道:"师父后来去问了吗?"

临济义玄点点头:"我怀着一颗求道的心去找黄檗和尚。

不料刚开口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就被他打了一顿。"

弟子们瞪大了眼睛。

"就这样,我去问了三次,挨了三顿打。

我心中困惑,以为自己与佛法无缘,打算离开。

临行前,我去向首座告别。

首座听了我的遭遇,说:'你若要去,去问讯和尚了去。

'我依言又去见黄檗和尚。"

"黄檗和尚对我说:'你不是善知识,你去大愚处去。'"

"我到了大愚处,大愚问我:'你从什么处来?'我说:'黄檗处来。

'大愚问:'黄檗有什么言句?'我把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愚听完,突然说了一句:'黄檗恁么老婆心切!'"

临济义玄说到这里,目光变得深邃:"就在那一刻,我大悟,原来黄檗和尚打我,是一片慈悲。

他不是要伤害我,而是要打破我的知见障。"

"你们记住,禅法不在文字上,不在言语中。

即心即佛,离心无佛。

世间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唯有这颗本心是真实不虚的。"

院子里的风轻轻拂过,带来远处钟声的余音。

临济义玄继续说道:"我常对你们说,心地若空,慧日自现。

遇声见色,只是寻常。

但你们可知道,这'寻常'二字,有多少人穷尽一生也参不透?"

一位弟子问道:"师父,如何才能见到这本来面目?"

临济义玄拿起拂尘,轻轻一挥:"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心中无事。

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但你们要记住,佛在何处?"

弟子们面面相觑。

"佛不在山,不在殿,不在经文里。

佛在你们每个人的心中。

所以我说,要活泼泼地做个无事道人,不被世间万法所缚。"

这时,有弟子问道:"师父,您说世间万法皆为虚幻,那我们日日修行,是为何?"

临济义玄的目光变得深邃:"好问题。

你们且听我说......"

正当临济义玄要道出关键,院子里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临济义玄停顿片刻,看着弟子们期待的眼神,缓缓说道:"世间万法如梦幻泡影,但有一事,却是千真万确。

这一事,便是......"

"这一事,便是你们每个人本具的佛性。"临济义玄的声音坚定有力,"我常说'要识佛去,但识取你心。'"

"你们看那梧桐叶落,听那钟声悠悠,一切都是那样自然。

人们终日寻佛觅道,却不知道就在眼前。

世间万法虽然如梦似幻,但能知道这如梦似幻的,不正是你们的本心吗?"

临济义玄拿起禅杖,指着虚空:"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我'不是你们的肉身,不是你们的妄念,而是你们的本来面目。

你们日日参禅打坐,不是为了求得什么,而是为了认识这个本来面目。"

"我在黄檗处吃棒,就是为了打破知见。

知见一破,本心自现。

你们要明白,修行不是向外求取,而是认识自己的本心。

这本心,才是真实不虚的。"

临济义玄的声音渐渐和缓:"我即将示寂,但你们不要执着于我这个臭皮囊。

我教你们的,不是要你们依赖我,而是要你们认识自己的本心。

这才是我一生弘法的本意。"

"记住,不要被经典文字所束缚,不要被修行方法所困。

要活泼泼地做个无事道人,随处解脱。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说完这些话,临济义玄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就在这一刻,院子里的梧桐叶纷纷飘落,仿佛在向这位禅宗大师致敬。

弟子们含泪看着师父示寂,突然明白了师父平日里为何总说"随处作主,立处皆真"。

原来,真正的修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而是在当下认识自己的本心。

这一天,是会昌五年的冬天。

临济义玄圆寂了,但他的禅法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世禅宗的重要法脉。

他留下的"临济宗",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教导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见性成佛。

在临济义玄示寂后的千百年间,他的这句"世间万法皆为虚幻,唯有此事是真实道",成为禅宗修行的重要指引。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纷繁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本心,因为只有这个本心,才是真实不虚的。

在禅宗的传承中,临济义玄的教法被称为"临济正宗"。

他的弟子们将他的教法整理成《临济录》,成为禅宗重要的典籍。

他教导的"三玄三要"、"四料简"等方法,都是为了帮助学人认识自己的本心。

临济义玄的示寂,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他的教法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的修行之路。

他告诉我们,不要被外相所迷,要认识自己的本心,因为只有这个本心,才是真实的道。

来源:灰灰子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