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毒素专题四】rFC与LAL检测方法的可比性研究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7:33 2

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测是生物制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传统方法主要依赖鲎试剂(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然而,LAL依赖鲎血资源,面临供应链不稳定、动物伦理争议及潜在干扰(如β-葡聚糖激活Factor G通路)等问题。重组C因子(Re

转自:ACROBiosystems官方

背景

细菌内毒素检测是生物制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传统方法主要依赖鲎试剂(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LAL)。然而,LAL依赖鲎血资源,面临供应链不稳定、动物伦理争议及潜在干扰(如β-葡聚糖激活Factor G通路)等问题。重组C因子(Recombinant Factor C, rFC)作为非动物源性替代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表达鲎C因子蛋白,仅特异性识别内毒素脂多糖(LPS),避免了鲎试剂的旁路干扰,近年来逐渐被全球药典和监管机构认可。

方法性能与可比性研究

01

灵敏度与一致性

多项研究表明,重组C因子与LAL在检测灵敏度上具有高度可比性,例如:针对非饮用水、清洁蒸汽和注射用水样本,重组C因子与鲎试剂的检测结果均在50-150%的回收率范围内,且对注射用水和清洁蒸汽样本的未检出率一致,以及测试41例水污染菌株样本,重组C因子与鲎试剂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达87.8%,与LAL试剂间的差异(92.7%)相当。

02

抗干扰能力

重组C因子仅利用Factor C通路,不受旁路因子干扰,避免伪阳性结果,显著优于鲎试剂。此外,重组C因子方法更适合检测复杂样本。在疫苗生产过程中,含高浓度内毒素的中间产物(如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蛋白)常因蛋白酶或去污剂干扰鲎试剂检测,而重组C因子通过优化前处理(如稀释)能够准确量化内毒素。

03

定量与趋势分析

在光度法(如动态显色法)中,重组C因子与鲎试剂的定量结果相关性高(R²>0.98),均适用于工艺监控和趋势分析。研究表明,在低营养环境(如M9培养基)中生长的菌株,重组C因子检测法仍能稳定检测该类污染,而鲎试剂在此类样本中因基质复杂性则可能需要更高的稀释倍数。

鲎试剂法与重组C因子法检测流程对比

法规与验证要求

01

全球药典进展

欧洲药典(Ph. Eur.):2021年正式收录重组C因子方法(Chapter 2.6.32),允许其作为独立检测标准。

美国药典(USP):2023年发布Chapter ,明确重组C因子作为替代方法,通过验证(如干扰试验、标准曲线线性)证明适用性。

中国药典(ChP):正在推进重组C因子方法协调,验证准确性、精密度等参数等效或优于鲎试剂。

02

验证关键点

干扰试验:需验证样本在最大有效稀释度(MVD)下的回收率(50-200%),若存在干扰(如低内毒素掩蔽),需优化前处理(如超滤、添加螯合剂等)。

可比性协议:根据USP ,更换试剂供应商或方法(如凝胶法换为显色法)需提交可比性数据,FDA将此类变更归类为“CBE-0”或“CBE-30”申报。

重组C因子应用优势

供应链稳定性:重组C因子依赖生物合成,规避鲎资源限制,符合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动物使用)。

特异性高:避免β-葡聚糖、真菌多糖等非内毒素干扰,适用于含植物提取物或纤维素过滤的样本。

监管支持:欧洲已将其列为法定方法,FDA鼓励在早期临床中优先使用以减少风险。

未来展望

重组C因子(rFC)在灵敏度、特异性和可持续性反方面显著优于传统鲎试剂,尤其适用于复杂样本和全球化生产需求。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重组C因子有望逐步取代LAL成为主流方法。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正推动全球药典协调,预计2025年后实现方法统一。重组C因子技术优势与监管趋势已为其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有望成为内毒素检测的核心方法,为复杂生物制剂(如细胞疗法)的内毒素控制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 重组C因子解决方案 ·

ACROBiosystems基于自主研发的内部平台,重磅推出基于终点荧光测定的重组C因子内毒素检测试剂盒(Cat. NO. RES-A056),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样本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测结果与LAL方法相当,确保检测结果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批间一致性。该试剂盒专为制药、医疗器械及生物制品等行业设计,旨在满足这些行业对内毒素检测的严格质量控制要求。

验证数据

高灵敏度,检测结果与LAL方法相当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detect endotoxin residues in five samples,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rFC method and LAL method is within 2 times.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