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享绿美家园,潍坊社会绿化活动20年工作一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6 18:47 3

摘要: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社会绿化是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城市绿化的方式,是城市公共绿化体系的有效补充。

3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潍坊市社会绿化活动20年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

发布人

李铁柱潍坊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新闻发言人

滕绍鹏潍坊市园林环卫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赵艳磊潍坊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凝聚社会力量 共建共享绿美家园

潍坊市社会绿化活动20年工作情况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一环,社会绿化是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城市绿化的方式,是城市公共绿化体系的有效补充。

潍坊市高度重视社会绿化工作,自2006年开始,聚焦城市绿化中的薄弱环节,创新社会绿化形式,启动开展了“绿色家园 绿色潍坊”社会绿化系列活动,引导并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绿化、美化家园的热情。至2025年,已连续20年开展了无偿送苗、送绿进社区、无偿设计咨询、绿化科普体验等20余项社会绿化活动,共服务单位、小区、村庄300余个,送苗总量62万余株,参与市民15万余人次,为我市城市绿化工作探索出一条特色之路,也让市民群众在切身体验中更加珍惜城市绿化成果,助推我市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我市成功入选全省首批公园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01

坚持宣传先行

爱绿意识深入人心

注重发挥宣传的先导和服务作用,通过多途径强化爱绿护绿宣传,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力量自觉参与,形成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新风尚。

一是普法到家,凝聚社会法治意识。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社区宣传园林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在公园、景区、广场悬挂宣传条幅,深入解读《潍坊市城市绿化条例》《潍坊市城市公园广场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发放园林知识手册、爱绿护绿倡议书、病虫害防治知识等宣传彩页3万余份,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绿化政策,将绿化法律法规送到群众心坎上。

二是植树护绿,提升全民绿化意识。创新义务植树尽责方式,携手团市委开展“种下一片绿 美丽一座城”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普及植树造林的科学知识,让市民通过趣味答题的方式来领取树苗,为城市绿化建设增添助力。推出热心市民看绿化、最美阳台评选、保护母亲河、绿化知识进社区等系列深受群众喜爱的绿化活动,携手社会各界植树增绿。

三是童心参与,播种绿化环保理念。围绕培养儿童爱绿护绿意识,激发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组织学校师生开展“同心林”“成长林”等主题活动,联合坊子区实验学校、寒亭区富亭街小学、高新区清平小学、智谷学校等学校种下苗木近万株。2021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书香换花香”主题公益活动,共发放绿植4100余盆,收到图书3000余本,并全部捐赠给城乡公益图书馆,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充分发挥植物园等公园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常态化开展植物学相关知识宣讲,服务新华中学、北海学校、潍坊一中等100余个学校和社会团体,惠及15万余人次。

02

突出精准施策

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城市绿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让城市绿化更好造福人民的坚定决心。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为民导向,聚焦当前社会绿化中的薄弱环节,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

一是健全标准,提升服务水平。针对存在的制度体系不完善、管护不到位等难题,印发《潍坊市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导则》《潍坊市居住区常见树木修剪指南》等技术标准,为居住区日常养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潍坊市城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规范居住区绿化调整行为,破解单位小区绿化调整难题。积极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建设,通过立标准、建机制、树标杆,以点带面提升城市绿化整体水平,推动建成区园林式居住区(单位)达标率达51.4%。

二是“四进三送”,共建绿美家园。充分发挥园林绿化专业优势,开展送绿化苗木、送技术服务、送法律法规,以及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进乡村“四进三送”活动,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依据单位、小区及乡村绿化现状,量身定制合理的苗木配置方案,手把手示范绿化树木栽植,现场讲授浇水、修剪技术要领,共提供服务3600余次。

三是技术加持,提升防控水平。成立园林技术服务小组,面向社会公开服务咨询电话,接听市民病虫害防治、家庭养花等方面的咨询电话3000余个,深入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学校等现场指导500余次。加强市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监测工作,发布园林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108期,有效提升了城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水平。

03

秉持共建理念

凝心聚力共谱新篇

社会绿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多,涵盖面广,任务量大。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创新社会参与工作机制,通过汲取群众智慧,引入社会力量,打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是汇聚民意,精准提升城市治理。坚持“开门办城管”,扎实开展“意见‘码’上提,城管马上办”、城市管理问卷调查、“金点子”征集等活动,引导机关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团体、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策,让市民的“金点子”焕发为改进城市绿化工作的“金钥匙”。近年来,从公园景区安装便民衣帽架、编发“百姓版城管手册”,到景区建设“城市书屋”、实施“落叶缓扫”,一个个“金点子”、一条条“好思路”,转化为一项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务实举措。

二是创新模式,共商共建城市绿化。采取“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市区联动,专群结合”模式,推动绿化工作由政府为主,逐步向社会共商共建模式转变。近年来,试点引入开发商、国有企业等社会资本,在不改变绿地性质和权属前提下,进行绿化提升和口袋公园建设,打开了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界限,实现绿地资源共商共建。通过出让冠名权的形式建成了巨力公园、翔天园、潍柴游园等城市公园。由社会资本建设的北海路观松书院、北海路与卧龙东街交叉口西南角等口袋公园,将原本绿植紧密、造型单一的道路绿地改造成了开放、亲民,可进入、可亲近的绿地空间。开展中心城区七河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市直各部门、民主党派各尽所长、广泛参与,因地制宜开展水岸共治,建成“更好潍坊筑梦未来”“国际和平友好城市”“潍韵清风廉洁文化”等7个主题公园,打造了移步异景的生态空间,绘制出七河宜居的新画卷。

三是开放共享,满足市民多元需求。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模式,全市分两批开放虞舜公园、北辰绿洲湿地公园等开放共享绿地57处,总面积逾300万平方米,有效满足市民绿地游玩、林下游憩等亲近自然需求。围绕打造“千园乐享之城”,从便民生活角度出发,在全市精选120处“公园+场景”公益活动场地,开放归真园林荫堂等室内空间,为社会团体、市民群众开展义诊、家庭园艺体验、爱心集市、露天弹唱会、非遗传承等公益活动提供优质、便捷场所。打造人民城市驿站、爱心服务站等便民服务场所9个,配备急救用品、直饮水、雨伞等便民服务物品,满足市民游客应急需求。

四是多元参与,激发绿化管理活力。拓宽与市民沟通渠道,全市公开选聘158名“市民园长”、316名义务监督员,让市民参与公园管理,通过开展一周一巡查、一月一座谈、一季一观摩、一年一考核的“四个一”活动,发挥市民园长纽带桥梁作用,群策群力提升绿化管理质效。探索实施“专群结合、事企共管”的绿化养管方式,面向社会推出出让绿地冠名权、绿地认养等系列活动,为企业参与城市绿化提供了渠道,调动更多社会企业投资绿化的积极性,实现了多方共赢。

20年来的无偿供苗、送绿进社区等社会绿化活动,不仅破解了城市绿化中的一大瓶颈,提高了单位庭院、居民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绿量和水平,也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市民的爱绿、护绿意识,促进了作为政府部门从管理到服务理念的转变。下一步,市城管局将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提升凝心聚“绿”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让城市绿化更好造福人民,让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社会绿化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市民的一致称赞,这项活动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腾绍鹏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社会绿化的提出,有三方面背景原因:一是公共绿化日趋成熟,社会绿化(包括家庭、居住小区、单位庭院等)相对滞后。2006年,我市花园式单位、小区仅占34%和 39.5%,单位庭院和居民小区绿地率仅为11%,呈现出政府一头热,社会一头冷的现象。二是社会爱绿护绿意识较为淡薄,毁绿占绿行为时有发生。三是市区可供市民植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少,尤其是每年植树节期间,许多市民热衷于植树绿化,但缺少相应渠道。2006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为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供了一个很好平台,也为推行社会绿化提供了良好契机。为倡导社会绿化,激发社会植绿、爱绿热情,市城管局于2006年春季组织开展了“绿色家园·绿色潍坊”社会绿化八大活动。

社会绿化的推出实现了三大转变。 一是由政府为主向社会共建的转变。城市绿化是典型的公共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投入。同时也应看到,发展城市绿化的目的,不仅在于对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变和提升,更重要的是对人的精神追求、文明素质的提升,自己亲手做成的东西,更加懂得珍惜。 二是管理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往对社会绿化,从理念上倾向督促、检查、评比,习惯于会议号召、发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引导,忽视了服务。自2006年起开展的这一系列社会绿化活动,特别是无偿供苗、送绿进社区、无偿设计咨询等,突出体现服务理念,体现以市民为本、以市民群众需要和意愿为本。通过系列“零距离”的暖心服务,引导和激发市民群众的爱绿护绿意识,激发植树绿化的热情,推进社会绿化进程。 三是管护形式的转变。市民亲手栽下的树,会更加珍惜,倍加爱护,更加有利于提升广大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升市民群众文明素质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新黄河客户端记者

今年,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哪些社会绿化活动?

腾绍鹏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为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对城市绿化事业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激发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的热情,共建共享绿美家园,2025年将继续开展以“绿美家园 更好潍坊——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生活”为主题的七大社会绿化活动。

一是开展共建花园活动。结合党建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动市直管公园景区率先开展共建花园建设活动。在虞河、张面河、北海路等市直管绿地中先行先试,与社区、单位结合党建共建,联合打造共建花园、百姓乐园。联合协调各区,在市区选取部分社区、学校等社区和单位,通过帮助指导、捐助苗木、协助设计等方式,利用单位社区内绿地或闲置地,共建花园,提升市民参与度、归属感和幸福感。

二是开展“书香换花香”活动。联合开展“绿意书香 图书换绿植”活动,以花卉绿植换取市民手中闲置书籍,并捐赠给乡村学校或公益图书馆,实现知识传递与爱心延续。

三是开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选择部分乡村,开展无偿绿化设计咨询、义务指导修剪养护、送绿植绿美化乡村等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四是开展儿童友好自然课堂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绿化科普体验、公园公益晨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提升阅读能力,助推全民阅读书香城市建设。

五是开展彩绘潍坊活动。组织学生、社会机构到公园景区采风绘就身边美景、手绘口袋公园地图等活动,多方位多视觉展现城市园林绿化多彩魅力。

六是开展绿化服务“四进三送”活动。结合“城市管理进社区”活动,以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进乡村,送技术、送知识、送服务“四进三送”为主要形式,推动城市绿化更好地走进市民、服务市民。

七是开展公园城市全民摄影大赛。组织开展公园城市全民摄影大赛,展现我市城市绿化成果,展示更好潍坊的靓丽形象。

速豹新闻网记者

刚才滕主任在今年社会绿化活动中提到了“共建花园”建设,能详细介绍一下这项工作的详细情况吗?

赵艳磊答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指由企业负责经营管理,供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从事海关监管货物的进出、装卸、储存、集拼、暂时存放等有关经营活动,符合《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办理相关海关手续的场所。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是一个地方重要的开放平台。潍坊综合保税区“四位一体”综合运营中心是严格按照《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要求建设的,海关全程参与指导,该监管作业场所已经通过济南海关实地验核,并于今年5月25日获批《海关监管货物仓储企业注册登记证书》,标志着综合运营中心已具备开展跨境电商相关业务的条件。

共建花园建设,是社会各界参与城市绿化的一次新探索和尝试,是以城市公园绿地、单位附属绿地、社区绿地等公共绿地空间、闲置土地等为载体,由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志愿者、专业力量等全民参与,通过认养、认建、捐助、冠名、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共同打造市民身边的园林微景观。

共建花园旨在为公众提供“可参与”和“亲自然”的城市健康生活空间,主要体现三大愿景: 一是共同营造身边的自然。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生态友好建设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搞形式、不浪费资源,在推进增绿添美和改善人居生态环境中重构城市、人、自然的关系。 二是塑造全龄友好、活力多样的绿色公共空间。融入儿童友好、老年友好等面向不同使用人群的花园设计,展现独特的人文特色,持续开展多样的共建活动,激活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活力。 三是构建共治社区与服务社会的平台。通过花园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引导城市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和社会服务,提升市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并以此为带动,激活城市各个微空间,增强社团邻里的向心力、凝聚力,构建更具韧性、更加和谐的城市文明生态。

今年,市城管局将立足潍坊实际,在全市试点建设“共建花园”30处,打造“全民共建 百姓花园”园林绿化的潍坊实践品牌。欢迎广大市民和媒体朋友前往体验。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