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分析,助力早期干预 | ACTRIMS 2025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9:33 2

摘要: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致残性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全球范围内,MS影响数百万人,但在中国仍属罕见疾病。尽管发病率较低,但MS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识别与MS相关的预后危险因素可以为该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在近期召开的2025年第10届美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致残性的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全球范围内,MS影响数百万人,但在中国仍属罕见疾病。尽管发病率较低,但MS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识别与MS相关的预后危险因素可以为该疾病的早期干预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在近期召开的2025年第10届美洲多发性硬化治疗和研究委员会大会(ACTRIMS)上,一项中国研究通过对606名MS患者进行横断面分析,揭示了MS疾病进展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

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研究旨在评估MS患者中特定疾病进展临床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并描述常见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以更好地了解中国MS患者的疾病特征。

本研究对606名中国MS患者进行了横断面研究,以确定该人群中特定危险因素的比例。研究中调查的危险因素包括脊髓病变、钆增强(Gd+)T1病变、过去一年的年复发率(ARR)、脑脊液中寡克隆带(OCB)的存在以及脑部T2病变数量(>4)。数据收集侧重于横断面分析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未深入探讨其与疾病活动或进展的潜在关联。

研究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606名中国MS患者中,相当比例的患者表现出一个或多个已确定的进展危险因素。具体而言:

71.8%的患者观察到脊髓病变;

26.1%的患者有Gd+ T1病变;

21.2%的患者报告过去一年内ARR大于1;

71.2%的患者确认存在OCB;

在所有入组患者中62.8%的患者发现超过4个室旁T2病变;

人口统计学数据显示,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2:1,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0岁,与全球流行病学数据一致。

研究结论

本研究全面概述了中国MS患者中临床疾病进展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研究结果强调了脊髓病变、Gd+ T1病变、高ARR、OCB的存在以及脑室旁T2病变数量作为研究人群中常见的进展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要性。这为未来研究理解MS病因的复杂性并开发针对性干预策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Q. Xu, T. Song, M. Fan, H. Meng, X. Li, X. Yang, H. Xiao, W. Huang, D. Tian, J. Feng. Cross-sectional Survey on the Incidence of Progression Risk Factors in Chinese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ACTRIMS 2025.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