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我是李甜,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名从文学课堂走进检察战线的新兵。今天站在这里,既欣喜于“历尽天华成此景”的美好,更敬畏于胸前检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的份量。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向大家汇报分享我工作以来的体会和感悟。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
在法治沃土上
一批检察新苗沐光生长
他们以赤子之心叩开检察之门
在卷宗与案牍间耕耘理想
在这个春意盎然之际
我们对话11位近三年入职的青年干警
倾听他们那些初遇检徽的心跳
深夜阅卷的星光和守护正义的炽热
......
「长学·青检成长营」
大家好!我是李甜,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是一名从文学课堂走进检察战线的新兵。今天站在这里,既欣喜于“历尽天华成此景”的美好,更敬畏于胸前检徽“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的份量。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向大家汇报分享我工作以来的体会和感悟。
一是“敬畏”
「长学·青检成长营」
学生时代的写作更多关注文学性与个人化表达,而检察公文对准确性、规范性的要求让我重新理解了文字的价值。入职之后,我参与了《检察志》的编纂整理工作,在文字中愈加明晰检察发展的波澜壮阔及“法峻准平”的深意。这份跨越时空的触动,让我明白手中的笔杆,当以文脉承法意。
在第四检察部参与终本执行监督评查时,看到诸位老师孜孜不倦对着法律文书、法律术语反复推敲琢磨,更让我体会到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法治信仰的厚度。
二是“破茧”
「长学·青检成长营」
通过一份份文字材料的实践,我重新校准坐标。在参与起草人大报告时,我为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文风所敬佩。在撰写综合材料时,通过比照上级院的优秀材料,我逐渐掌握写作逻辑。在参与调研课题时,我得以触摸司法理念迭代的脉搏。在编发信息简报时,我从身边的实际案例中感受法治改革的落地生根。这些历练,都成为了我宝贵的成长阶梯。我逐渐明白,伏案书写的每一个标点,都在参与构建公平正义的大厦。
三是“生长”
「长学·青检成长营」
作为综合文字岗的新兵,我深知“闭门觅句非诗法,躬行深处是文章”。未来,我将以三重身份锚定成长路径:
一是做“法学课堂的晚到生”,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早日从“门外汉”蜕变为“多面手”。
二是做“司法实践的讲述者”,努力让文字服务更贴合法治需求,让检察故事更有传播力。
三是做“检察文化的传承人”,努力让“群众身边检察人”的文化符号生长在每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工作细节里。
借此机会,我想对入职以来为我提灯引路的诸位前辈,对关心帮助我的诸位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愿做一粒深植沃土的种子,在西安长安检察这片热土上,以墨为耕,以法为鉴,让青春与正义同行。谢谢大家!
作者:李 甜
编辑:侯宜均
责编:马 宁
审核:姚启明
来源:陕西法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