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梯不到两年,还是新的,但是问题不断。一名75岁阿婆,大夏天在电梯里困了40分钟才被解救出来。这是浦东新区潍坊五村发生的事。近日沪上有媒体深入报道,让我们得以了解事情的真相。都说加梯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项为老工程,如果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就要把好事做好,才能成其
加梯不到两年,还是新的,但是问题不断。一名75岁阿婆,大夏天在电梯里困了40分钟才被解救出来。这是浦东新区潍坊五村发生的事。近日沪上有媒体深入报道,让我们得以了解事情的真相。都说加梯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项为老工程,如果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就要把好事做好,才能成其为好事。
电梯便利毋庸置疑,社会成本不容小觑
潍坊五村这台肇事的“加梯”是个老病号。从去年夏天开始,就毛病不断:异响、晃荡、卡顿、急坠……新加电梯为何如此疲态?之前本坡也曾提出过加梯质量堪忧问题,有网友给本坡上“眼药”,说找个靠谱的公司,大公司,信誉好就没事。大家看看这家装梯公司,上市公司,6字头的,足够大不?生产啥的?本坡不必细说,大家心里有数。
看那篇广泛传播的报道,老阿婆困在电梯里,当即吓傻。邻居们找物业公司来施救,然而,潍坊五村的业委会没有委托物业公司管理电梯。几十年来,小区里根本就没有电梯,更没有电梯抢险设备设施,怎么施救?所以,物业公司讲了一句大白话:“电梯还没有移交到物业来!”完美撇清关系。
也就是说,目前这台电梯还由装梯单位负责维保。装梯单位是否有专门的维保部门?几乎垄断了浦东装梯的半壁江山,业务量那么大,忙得过来吗?说维保人员40分钟后才赶过来,真是难为人家了。
品质和维保,是加梯的两个核心问题
请大家注意报道里面的一个细节,记者“走进居民楼,电梯轿厢门上布满油污”。油污肯定是撬开轿厢救人的时候留下来的。因为电机并不在轿厢里。大家可以脑补当时救人的场景,是否是专业人员施救?是否有专业工具?魔鬼全部藏在细节里啦!
回到本文标题。大家觉得潍坊五村这台电梯是个案吗?绝对不是!恰恰是当前小区装梯重重矛盾的一个完整缩影。我们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剖析这个个案,找到共性,理清其内在逻辑,才有可能惩前毖后,为后续加梯工作打补丁。
首要问题是加梯由谁来加?选择加梯公司不仅仅是公司大小的问题。大公司当然比小公司可靠。问题是这梯真的是这家大公司装的吗?是否存在工程转包,或者一开始就有李鬼公司挂靠在这家公司的羽翼之下,挂羊头卖狗肉?这个问题本坡没有调查,只提一嘴,不说。
造福当下,谨防贻害子孙
建议安监部门认真查查这台梯,从楼道意见征询开始查,怎么做到2/3同意的?装梯公司是通过什么途径找来的?这个过程要复盘一下。电梯采购、施工、监理、交付、维保等等,一个个环节过一遍,解剖麻雀,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寻真相。
第二个问题当然是维保问题。新加出来的电梯,到底交给谁去维保?费用谁出?新加梯与小区物业是什么关系?因为新加梯的原因,对小区物业造成了实际损害,如何赔偿?这个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则,不能打闷包,不能和稀泥,更不能再滥用2/3在小区侵权。
是非曲直,留给时间评说
毕竟老旧小区加梯是一个新生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对《民法典》的相关条文都构成相当强烈的冲击。十年后,也许五年后我们再来回顾,就会发现权力和资本对法条的歪曲有多么荒诞,有多么无奈。
来源:十字坡的老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