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3月25日,马耳他比尔基卡拉小学的校园里彩旗飘扬,35 个国家的文化展台如同繁星点缀,而最璀璨的那颗星,无疑是洋溢着墨香与温情的中国展区。应马耳他教育部邀请,第 20 期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与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携手走进校园,为 “国际文化节” 注入了东方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吕彦霖)当地时间3月25日,马耳他比尔基卡拉小学的校园里彩旗飘扬,35 个国家的文化展台如同繁星点缀,而最璀璨的那颗星,无疑是洋溢着墨香与温情的中国展区。应马耳他教育部邀请,第 20 期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与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携手走进校园,为 “国际文化节” 注入了东方文明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展区,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稚嫩的小手握着毛笔,在宣纸上探索汉字的奥秘,歪扭的笔画里藏着对古老文明的好奇。孔子学院的老师们化身 “魔法使者”,为孩子们的掌心贴上熊猫、红灯笼等中国元素的贴纸,清脆的笑声如银铃般在展区回荡。一旁的医疗队员手持绣工精美的中药香囊,向孩子们讲述艾草、薄荷的神奇功效,孩子们捧着香囊左看右闻,仿佛捧着来自东方的神秘礼物。老师们则抓住难得的机会,围着医疗队员请教中医健康知识,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
美食区的饺子体验吸引了众多小食客。孩子们系上小围裙,有模有样地擀皮、包馅,尽管饺子形态各异,却盛满了对中国味道的向往。当热腾腾的饺子出锅时,孩子们举着筷子雀跃欢呼,味蕾与文化的碰撞在舌尖绽放出幸福的火花。
午后的礼堂化身太极课堂。伴随着悠扬的声乐,医疗队员们舒展身体,演绎太极拳的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的动作仿佛画出流动的诗,孩子们看得入了神,纷纷模仿起起势、推掌的动作,小脸上写满认真与陶醉。“我在电脑上看过太极,没想到今天能现场看到真正的中国功夫!” 学生亚历克斯・米卡莱夫眼睛发亮,“我长大一定要去中国学功夫!” 少年的憧憬如春日的新芽,在文化的沃土上悄然生长。
“文化是连接心灵的桥梁。” 比尔基卡拉小学校长安斯利・卡萨尔望着沉浸在中国文化中的孩子们,眼中满是欣慰,“希望未来中文老师和中医生能常来,为孩子们打开更多扇看世界的窗。”
这场文化盛宴不仅让马耳他的孩子们触摸到了中国文化的温度,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友谊与理解的种子。相信这些种子终将生根发芽,让中马文化交流的纽带更加紧密,让世界因文明的交融而更加美好。
校对 潘政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