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观察》| 央媒AI新闻主播的“成长”之路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已有数十年,但既有研究中几乎没有专门探讨过其在视听类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骆世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子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农蕙语在《传媒观察》第11期发表论文,尝试将视听类AI新闻主

编者按: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已有数十年,但既有研究中几乎没有专门探讨过其在视听类新闻生产中的应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骆世查、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子秋、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农蕙语在《传媒观察》第11期发表论文,尝试将视听类AI新闻主播项目置于新闻史脉络,结合语料和文本分析,回答AI主播作为视听类新闻创新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这种虚拟视听的发展可能会如何影响既有新闻生产实践。研究发现,经过20年的发展,数十个央媒AI合成新闻主播项目的发展呈现出3个递进的阶段,其最新发展显示机构媒体正集中力量打造IP化、条线化、常态化AI新闻主播。此类数智影像在虚拟指称、角色交互、场景破维等方面为更多类型的虚拟视听奠定了发展基础。论文强调,“有限创新”仍是AI主播介入新闻生产现状的恰切描述,它不仅指涉新闻创新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渐进调适,更显示出媒体自觉、自省与自主利用新技术的有限结果。

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新闻生产领域已有数十年,早期相关研究关注较多的是机器人写作,代表性案例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财经的Dreamwriter等,既有对机器写作原理中算法不透明的批判反思,也有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对机器人如何影响新闻劳动过程的观照。我国近年则对人工智能合成型虚拟视听多有重视,然而,既有相关研究多从技术赋能或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评判思路切入,难以道尽AI主播的理论意涵。

本研究将对中央级媒体AI合成新闻主播项目的前20年发展作为时段截面做总体调查,并借助语料库和文本分析探讨其表达特征,据此对代表性的AI主播项目进行个案剖析。尝试回答,AI主播作为视听类新闻创新的特点是什么,以及这种虚拟视听的发展可能会如何影响既有新闻生产实践,并有助于提升新闻业的认知权威。

央媒AI新闻主播发展20年

(一)第一阶段(2004―2019年):数字形象的尝鲜与猎奇

国内现可查最早的虚拟电视节目主持人出现于2004年的央视,名为“小龙”,利用三维形象技术集合了多位男性明星的面容,但由于其制作成本过高,此后发展比较黯淡。情势转变出现在2018年,央视开始依据真人主播原型打造数字形象,是年5月2日推出的“康晓辉”,康辉是其原型。“康晓辉”的工作主要被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常规的新闻报道和评论,也包括与真人记者互动;二是融媒体产品,如2019年春节前夕央视新闻联合微软推出的互动新闻《你的生活AI为你唱作》等。作为初创AI新闻主播项目,“康晓辉”有其典型的AI特征。首先,它会时不时通过绕口令来展示其播报能力,尽管在新闻播报场合很少有记者这么做。其次,它本身也因其技术特性而成为新闻题材,例如在节目中,“康晓辉”会问康辉“声音谁更好听”“害怕我会替代你吗”,康辉则回答:“语音合成技术和所有的新技术一样,我们应该拥抱、适应、使用,我不会害怕你替代我。”早期AI主播在央媒的应用多少有些猎奇尝鲜的意味。

“康晓辉”的模式在央视被迅速复制。2019年央视网络春晚中,“小小撒”首次亮相并与其原型主持人撒贝宁同台主持。一起亮相的还有基于朱迅、高博、龙洋的“朱小迅”、“高小博”和“龙小洋”等AI主持人。“小小撒”的出现是AI新闻主播在“现场感”方向上的一次进步,例如在“小小撒”探访北京互联网法院、与法院机器人“互宝”PK的节目中,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姜颖和机器人吉祥物“互宝”引导“小小撒”进入法院的体验区,为观众展示立案流程。“小小撒”走出演播室,走进新闻现场。同年4月底,央视还联合科大讯飞推出了AI记者“通通”,不过其唯一的节目是《AI记者“通通”游世界》系列视频。两周后,延续“小小撒”的思路,央视国际频道又推出纪萌的AI形象“纪小萌”,担纲《中国新闻》主持。

通讯社与报社也不乏视听类AI新闻主播的尝试。新华社早在2017年就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发了一款高仿真智能机器人“佳佳”,作为特约记者越洋线上采访了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以新华社记者邱浩为原型的AI主播“新小浩”于2018年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亮相。

传统纸媒的代表性AI新闻主播还有人民日报社的“果果”,原型主持人为果欣禹,于2019年5月25日贵阳市举办的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它能够用普通话、广东话、英语等多种语言向在场观众进行播报示范。

以上这些典型AI新闻主播项目可视为第一阶段的发展,彰显了电视台、通讯社、报社等传统机构媒体分别在文本智能转换视频方面的早期努力:大多结合既有新闻从业者开发对应数字形象,且都有将AI技术视为噱头或由头的倾向。其中不少AI新闻主播都是在各类展会或晚会上初登场的,其真人原型仍有较大的影响力,AI主播只是一种对原有新闻生产的创意性点缀,新闻单位亦未着眼于差异化AI新闻生产与传统新闻生产,更谈不上惯例化的配合。

(二)第二阶段(2020―2021年):AI主播的技术思路与类型化

不同于最早试用AI主播技术的猎奇心态,第二阶段,主流机构媒体的AI主播除了在技术上日臻成熟以外,也在真实人物形象之外开拓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路径,逐渐脱离真人原型,竭力凸显AI新闻之“新”,这是自觉探索与传统新闻生产区分开来的有益尝试。AI新闻主播的类型化也逐渐浮现。2020年5月21日,新华社联合搜狗推出全球首位3D版AI主播“新小微”,其原型为新华社记者赵琬微。和前一代AI合成主播相比,“新小微”实现了从单一景深和机位到多机位、多景深的演进。市场上的数字人以真人驱动为主,而“新小微”则是依靠AI算法实时驱动,并采用肌肉模型和肌肉绑定技术,能进一步优化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也可以自行随时更改发型、服装、播报场景等,更能彰显AI新闻主播的生成“任意性”。

2020年5月26日,央视网联合百度智能云,共同推出全国首个集智能对话、语音交互、社交分享于一体的时事AI产品《对答如流·两会“智”通车》。“小智”凭借人机交互设计吸引用户在动脑、动嘴、动手的游戏化场景中接收和感知信息。与新华社的“新小微”相似,“小智”更加脱离真人原型,更接近于社交机器人,只不过较为鲜见地出现在新闻领域。“小智”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针对个别新闻产品设计的临时过渡性AI形象,继此之后,2021年央视网在两会期间又推出了一位没有真人原型的虚拟数字人“小C”,央视网对其构思的定位是一个刚出大学校园的女孩。在《两会C+真探》系列直播节目中,它担任连线记者,与梁倩娟、马慧娟等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独家对话,它也是媒体行业内首个直播连线采访人大代表的数字人。经过后续的深度加工、技术迭代、场景拓展,“小C”还参与《C+奥运》《两会C+时刻》《C位看冬奥》《中国神气局》等节目的录制,它也较为罕见地会在节目中大量使用年轻人流行的热点用语,如“蹦迪”“带嗨”“好rua”“Q萌”等,据称“传播效果是日常报道的10倍以上”。

过渡期的AI主播项目有两大重要发展。首先是技术思路的转变,这表面上显示为一系列脱离人物原型的数字形象开发,但背后更关键的是技术进步。再者,这也昭示了AI主播的类型化趋势,有学者将其分为可自驱与不可自驱两类数字人。类似说法还有智能驱动和真人(中之人)驱动两大类,这为想象智能新闻传播提供更多可能。总之,如央视频的“央小天”、封面新闻的“小封”和“小新”皆是智能驱动的虚拟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真人感,更加强调IP属性,不依靠真人主播已有名气,而更加注重深挖和打造自身形象、功能、互动场景等。

(三)第三阶段(2022年至今):后元宇宙时代的新闻常规

如果说第二阶段在AI主播技术和功能上有了长足进步,新近的第三阶段中,机构媒体则集中力量打造IP化、条线化、常态化AI新闻主播。事实证明较为活跃的AI主播都自此开始成形,新闻单位大致找到了现阶段规范利用AI技术的方向,有限与有意识的利用方式也带动真人原型新闻从业者出圈,形成真人与AI协同绑定成为品牌的趋势。AI合成新闻主播“夏静”采集的便是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旗下中国法院网视频部副主任、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主持人裴夏静的形象和声音,2022年3月5日投入使用,现成为“每周法治热点”栏目的固定主持人。原由裴夏静与张宇晨、郭海洋等共同主持的《全国法院新闻联播》,自2022年后,部分裴夏静的播报日次也由AI主播“夏静”完成,其播报场景布局有明显的虚拟化特征;而裴夏静负责的部分则为演播室录制。相关最新动态是2024年3月1日,央视《法治在线》节目中推出了以其常驻主持陈怡博为原型的AI主播“怡博”,在节目中主要充当通过网络检索对相关话题拓展评述的角色。“AI王冠”则是另一个回归新闻常规的典型。截至2024年2月,央视频“AI冠察”栏目共发布369条相关视频,其中主要包含《“冠”察两会》和《“冠”察财经》,前者于2022年3月推出,由总台财经评论员王冠和“AI王冠”协同报道,评论员王冠负责从国家宏观政策到民生的微观细节评论,“AI王冠”则从可视化数据传播到专业的财经视角进行数据解读。相关最新动态是2024年两会期间,央视财经新媒体又推出以总台央视主持人孟湛东、郭若天为原型的AI主播“小东”和“小天”。与其说二者为新闻主播,不如说更像是提供新闻资讯的在线答疑助手。

“AI夏静”和“AI王冠”两个代表性项目分属法治和财经新闻领域,这本身即具相当意义,至少国际新闻界最早引入自动化新闻技术的正是财经领域。不再一味沿着AI主播技术研发路线高歌猛进,转而回归常态化新闻生产的做法,是主流新闻媒体的自觉选择。

值得关注的还有2024年初,中国青年报社新媒体平台推出数智主播矩阵,以及人民网推出的多民族AI数字主持人矩阵。前者为7名以中青报记者为原型打造不同类型的AI主播参与到全国两会报道中,分别专注时政、科教、经济、文化、体育、评论及国际传播等专业领域。后者为“两会AI学习”栏目的多种少数民族语言AI主播,主要用于“联播”政府工作报告。媒体IP化较为明显的还有2024年夏天在CCTV-1黄金档隆重播出的《2024中国·AI盛典》,当红女记者王冰冰的数字分身“AI冰冰”,主持人尼格买提的分身“AI小小尼”等也都在该节目中陆续登场。这些常规条线的融合报道和栏目能否稳定下来还有待持续观察。尽管AI新闻项目发展尚浅,但不代表对AI技术的人为把控就是不言而喻的。同样是回归常规,不同媒体的应用思路和不同阶段的应用领域仍有各式踪迹可循。

AI新闻主播的有限智能

本文侧重历史梳理与评述,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现:首先是指出AI新闻主播项目从“尝鲜猎奇”到“技术研发”,再到“回归条线生产”的探索轨迹。这与常见的“创新扩散”有所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收缩”,逐渐淘汰了大量特事专用的AI主播,并且这里的“创新”还包含一些偶然的因素,譬如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AI新闻主播项目的发展。再者是AI主播内容生产颇为宏观、正式,越来越多AI主播项目都是针对“两会”这类周期性新闻选题而适时推出,语言基调庄重、审慎又不失亲切,许多AI主播尤具多语种功能也是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佐证之一,但总的说来这与我们对早期活跃的AI主播印象大相径庭。这也并非意味着新闻传播领域就必然会被带向这种风格,例如央视网用来报道两会的AI主播“小C”的设定便是活泼机灵大学生,央视的AI记者“通通”亦具相似形象,尽管它们没有进入生产常规,但这些尝试不应被对新闻的刻板印象所湮没。最后,法治新闻和财经新闻领域成为目前最成熟的应用AI主播的条线,且持续有类似新节目跟进推出,这一方面跟这些话题的硬新闻属性有关,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展示出各自的独特性,例如法治新闻AI主播“夏静”侧重的是日常报道的精准度,其应用不是为了让法律更亲近,而是更准确;而财经新闻AI主播“王冠”侧重的是节目形式的创新,其应用不是为了让金融市场信息更便利迅捷,而是要协同真人主播打造出圈IP。

对央媒的考察或许不能反映全貌,各省市地方媒体的AI新闻主播尝试是否开掘出多元化路径还有待下一步观察,仅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有限创新”恐怕再次成为这一新现象的恰切描述。在新闻创新研究中,“有限”逐渐变成一个褒义词。它提示在引入新技术的过程中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即便将新闻视频的“制作”与“表达”交给人工智能,但它仍然必须是在“新闻”的范畴之内。在研究中我们反复看到的其实不是求新求变的强烈诉求,而主要是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量对AI主播作为工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最被期待的就是提升常规性硬新闻的传递效率,相应地,软新闻倒不是不宜利用AI主播,新华社用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筱竹”在推出后不久便迅速淡出,也反映出主流党媒在应用AI技术的新闻类别上是有考虑的。姑妄推之,软新闻所强调的人情味本身就是反人工智能的。质言之,本研究强调,“有限”不仅指涉创新的渐进调试过程,也是指主流媒体在实际新闻生产中所透露出的自觉、自省与自主利用新技术的有限结果。

从知识生产的角度看AI新闻主播的有限创新,正是由于它极大程度只系于屏幕一端。世界的对象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类感知的终端化,以往的技术更多是直接改变世界,从而间接改变我们的经验和感知,以AI技术为代表的当代技术则直接改变我们,也即直接改变我们的经验和感知,从而有可能间接改变世界。更具体地说,这毋宁就是物质性地勾连起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新闻世界”。在这个新世界中,“原本与复本、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这种由代码逻辑编制的屏幕世界是新技术支持下被制作、剪辑映现的影像序列,其附加的意义是在结合文本叙事系统,并被观演行为解码后才显现出来的。

新闻屏幕空间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实地采访内容地位的下降,而播报者的可操作空间更大,AI新闻播报中的视听重心亦聚于AI口播上。AI主播融于场景但又不实地在场,实现双线程叙事,都改变了知识权力的分布,让以报道内容为主体的新闻逐渐向以主播为核心转变,或将逐步巩固AI新闻主播在新闻中的符号价值。有学者在分析电视新闻文本的专业性时提到,如果有比真实感和现场感更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一种“冷静的距离感”,一种由“演播室”带来的真实感。AI新闻主播恰恰取消的就是这一点,如果不追求这种从电视延续下来的真实感,那么AI新闻影像的认知权威将由什么填充便是一个重大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数字终端上的图像的确并不服务于社会,社会反倒是为图像服务的。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维度的有限创新,即人类通过新闻感知社会的“有限智能”,换言之,AI新闻主播作为新兴行动主体也参与了“元新闻话语”的塑造,追求“真相”只是新闻业认知权威的一部分,辨识与理解“真象”也是题中应有之义。AI新闻播报多应用于中短视频新闻中,有学者就提出,根据短视频的特性我们可能反倒要注重声音元素的创新使用。如果这是一种尝试理解的思路,那么AI新闻认知权威的参照系也应随之转变。

(载《传媒观察》2024年第11期,原文约16000字,题目为《“有限创新”与媒体自觉:

央媒AI新闻主播的演化及虚拟视听生产》。此为节选,注释从略,学术引用请参考原文。“传媒观察杂志”公号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UiMrNDKCUJGfpH62y_6Sg。)

【作者简介】骆世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黄子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农蕙语,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紫牛号精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