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科威特国家通讯社(KUNA)报道,3月17日,中国与科威特在北京签署了一项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国有企业将负责开发总计3.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这一协议是两国经过六个月密集谈判后的成果,标志着中科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3月17日,中国与科威特签署框架协议,中国国企将承建科威特3.5吉瓦太阳能项目,深化两国可再生能源合作,助推科威特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
根据科威特国家通讯社(KUNA)报道,3月17日,中国与科威特在北京签署了一项可再生能源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国有企业将负责开发总计3.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这一协议是两国经过六个月密集谈判后的成果,标志着中科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迈上新台阶。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科威特生意经”系列第14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科威特电力、水务与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阿德尔·阿尔-扎米尔(Adel Al-Zamil)表示,该项目包括沙加亚(Shagaya)太阳能园区第三、四区以及阿卜达利耶(Abdaliya)项目,未来总装机容量有望扩增至5吉瓦。
据《阿拉伯新闻》(Arab News)3月18日报道,此次合作是科威特推动能源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沙加亚太阳能园区作为科威特首个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已在第一阶段整合了50兆瓦的聚光太阳能(CSP)、10兆瓦的风能和10兆瓦的光伏发电能力。
第三、四区的开发将显著提升其规模与影响力,而阿卜达利耶项目则旨在弥补科威特夏季电力缺口,增强能源安全。阿尔-扎米尔强调,这些项目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将为科威特实现2030年15%可再生能源目标提供关键支持。
中国国家能源局负责人代表中方签署了协议。
引业内人士分析,中国企业在太阳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成本竞争力是科威特选择其为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已突破200吉瓦,科威特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东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科威特近年来加速可再生能源布局。
据《Renewables Now》报道,2024年8月,科威特合伙项目署(KAPP)已为沙加亚第三阶段1.1吉瓦的光伏项目筛选出六家竞标财团,显示出该国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科威特夏季用电高峰期需求激增,2021年峰值负荷已达16吉瓦,且年均增长4%-5%,传统油气发电难以完全满足需求,太阳能成为缓解电力压力的重要选项。
《中东经济观察》(MEES)指出,科威特电力行业长期面临发展瓶颈,太阳能项目迟滞一度导致夏季需从邻国进口电力。
此次与中国合作,不仅为沙加亚和阿卜达利耶项目注入新动力,也为科威特2060年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
此外,《SolarQuarter》报道称,该项目采用独立发电商(IPP)模式,由中科两国政府与科威特本地上市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投资额预计超过8亿美元。
业内专家认为,中科此次合作具有多重意义。对于科威特而言,这是能源结构调整的里程碑;对于中国,则是“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未来,随着项目推进,双方在技术转让、人才培养及区域能源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科携手开发3.5吉瓦太阳能项目,不仅助力科威特迈向绿色未来,也为中国企业拓展中东市场增添新动能。这一合作或将成为区域能源转型的典范。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