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的本质就是机械存储的数播,为何“假老烧”还在拒绝数播?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6 16:02 4

摘要:最近总看到一些假“老烧”对数字播放器(数播)嗤之以鼻,认为CD才是“正统音源”。然而,从技术本质来看,CD本身就是一种机械存储的“数播”,其信号传输过程的损耗甚至比数播更明显。以下三点足以戳破这种自相矛盾的偏见:

最近总看到一些假“老烧”对数字播放器(数播)嗤之以鼻,认为CD才是“正统音源”。然而,从技术本质来看,CD本身就是一种机械存储的“数播”,其信号传输过程的损耗甚至比数播更明显。以下三点足以戳破这种自相矛盾的偏见:



‌一、CD与数播本质相同,都是数字信号的存储载体‌
CD通过物理凹坑记录二进制数字信号,播放时需机械光头读取并转化为电信号,再通过DAC解码为模拟音频。这一过程与数播(读取存储介质中的数字文件后解码)并无本质区别‌。

二、若以“数字信号不纯粹”为由否定数播,那么CD机用户更该丢掉自己的设备——因为机械读取的抖动、误码率等问题远比固态存储的数播严重‌。

三、

‌数播技术已突破CD的物理局限‌
CD受限于1980年代技术标准(16bit/44.1kHz),而现代高解析音频(如24bit/192kHz)能记录更多细节。真正的音质瓶颈在于录音和制作水平,而非播放介质。部分数播支持直解DSD源码,甚至通过时钟优化降低抖动,其技术指标早已超越传统CD机‌。拒绝数播却吹捧CD,无异于固守拨号上网否定光纤宽带。



“老烧”的执念本质是身份焦虑‌
Hifi圈长期存在“设备鄙视链”,
某些人通过标榜CD收藏、黑胶情怀来构建身份认同。正如某论坛所言,这类群体往往陷入“用玄学掩盖技术认知不足”的怪圈‌。当他们斥责数播“数码味”时,却选择性忽略CD机激光头老化、碟片划痕导致的音质劣化——这种双标恰是“伪科学听感”的典型表现。



‌ 音乐审美可以主观,但技术原理不容混淆。拒绝数播却拥抱CD的“老烧”,要么尚未理解数字音频的本质,要么沉溺于营销话术构建的优越感‌。若真追求“零损耗”,不如把CD机换成U盘——毕竟固态存储的误码率可比旋转碟片低得多。

来源:小顾科技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