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已“锁边”,死亡之海变绿洲,水源问题如何解决?

摘要:极端干旱的气候,风沙肆虐,再加上年降水量不足百毫米,蒸发量却高达数千毫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维吾尔语“进去出不来的地方”正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这片位于中国新疆南部的浩瀚沙海,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德国的国土面积。

地表盐碱化严重,植被稀疏,只有少数耐旱植物如胡杨、梭梭等顽强地生存着。

极端干旱的气候,风沙肆虐,再加上年降水量不足百毫米,蒸发量却高达数千毫米,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也对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

然而,近年来一项宏伟的生态工程正在这片“死亡之海”上悄然展开....

2023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合龙,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正式建成。

这条由胡杨、红柳等固沙植物组成的绿色长城,如同一条巨龙,环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有效地遏制了沙漠的扩张,也为这片荒漠带来了新的生机。

“锁边”工程的成功,标志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治理迈出了关键一步,但沙漠内部的生态恢复,特别是水资源的匮乏,仍然是制约塔克拉玛干沙漠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如何为这片干渴的土地补充生命之源?如何让塔克拉玛干沙漠真正焕发生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锁边”工程,这项堪称世界奇迹的生态工程,其核心在于构建一条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阻沙防护带。

这条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长城,由数以亿计的胡杨、红柳、梭梭、沙拐枣等耐旱植物组成,这些植物不仅能够有效地固定流沙,防止沙漠进一步扩张,还能改善局部气候,为沙漠内部的生态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锁边”工程的实施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极端干旱、高温、风沙肆虐的环境下,植树造林的难度可想而知,科研人员和当地居民克服重重困难,探索出一套适应沙漠环境的植树造林技术。

他们采用滴灌、覆膜等节水技术,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他们选择耐旱、耐盐碱的植物品种,增强了植被的抗逆性;他们还通过人工播种、飞机播种等方式,加快了植被的恢复速度。

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锁边”工程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功地将塔克拉玛干沙漠“锁”在了边界之内。

“锁边”工程的建成,无疑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不仅有效地阻挡了流沙的蔓延,保护了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也为沙漠内部的生态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锁边”工程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沙漠内部的水源问题仍然是制约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恢复的关键因素。

“锁边”工程只是构建了一道外围的生态屏障,要真正让这片“死亡之海”焕发生机,还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沙漠内部的水源问题。

对于极度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而言,水资源的匮乏是制约其生态恢复的最大瓶颈,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如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等...

虽然年径流量总计约400亿立方米,但由于蒸发量巨大,实际能够到达沙漠内部的水量非常有限。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水资源,并探索新的水源补充途径,成为解决塔克拉玛干沙漠水源问题的关键,目前针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水源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河流引导与自然降雨方案:这种方案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塔里木河及其支流的水资源,通过建设引水暗渠和滴灌系统,将河水引入沙漠腹地,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水源。

同时在暗渠上覆盖太阳能光伏板,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此外,随着我国北方降水线的北移,塔里木盆地的降雨量有望逐步增加,这将对沙漠水资源构成重要的补充。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成本相对较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然而其局限性在于受河流径流量和降雨量的限制,难以满足大规模沙漠绿化的需求。

第二种:跨国引水方案:这个方案脑洞大开,考虑从邻国,如哈萨克斯坦或俄罗斯引水,例如可以从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或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引水。

考虑到我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从经济角度来看,购买水资源并非完全不可能,而且这些水资源如果不被利用,最终也会流入北冰洋。

然而,跨国引水涉及复杂的国际合作和政治外交,实施难度较大,此外长距离输水也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经济成本。

第三种:红旗河工程与南水北调升级版方案:红旗河工程,被誉为南水北调的升级版,计划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河流调水至新疆,绕过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新疆及西北地区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这项工程一旦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态恢复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红旗河工程是一项规模浩大的超级工程,涉及复杂的调水线路、巨大的工程量和高昂的建设成本,其技术难度和环境影响也需要进行深入评估。

第四种:改变气候方案: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方案,有人提出可以考虑炸开喜马拉雅山脉,改变新疆地区的气候,从而增加降雨量。

这个方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科学依据和可行性还有待商榷,炸开喜马拉雅山脉可能引发一系列不可预测的地质灾害和气候变化,其潜在风险难以估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改造,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它关系到新疆地区的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和行动。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信息来源:

焦点访谈丨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何“锁边”?只剩最后40公里!央视新闻2024-11-14

来源:啰嗦翔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