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加速“网红洗牌”,效率翻倍后,该拼什么?|专访李檬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05:10 3

摘要:义乌商家用它生成36国语言营销内容实现订单翻倍,虚拟主播靠AI分身同时用川粤方言带货,连交个朋友直播间都创下单日3.3亿元的销售神话.....在技术平权的浪潮下,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当AI能24小时批量生产“精致平庸”,人类创作者的价值锚点究竟在哪?

文 | Tinney

2025年春节,DeepSeek的爆火让AI技术彻底实现平民化使用。

义乌商家用它生成36国语言营销内容实现订单翻倍,虚拟主播靠AI分身同时用川粤方言带货,连交个朋友直播间都创下单日3.3亿元的销售神话.....在技术平权的浪潮下,一个尖锐的问题浮出水面:当AI能24小时批量生产“精致平庸”,人类创作者的价值锚点究竟在哪?

李檬在新书《AI红利:创作者解锁万亿市场》中直击这一行业焦虑。他曾预言“网红将淘汰广告公司”,如今直播电商崛起印证了这一判断;而他2025年提出的“AI将淘汰网红”,更是直接引爆话题热议——在克劳锐大会,网红们几乎人手一本《AI红利》。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创作者群体的集体恐慌,AI工具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瓦解着传统内容生产的护城河——当AI抹平了生产门槛,内容创作的下半场,该拼什么?

AI是“超级工具”

帮创作者实现“1+1>2”

“会用AI的创作者,相当于雇佣了一个永不疲倦的实习生。”时代站了在AI崛起的门前,不难想象,未来“AI辅助工作”将成为常态。这种背景下,AI的使用也大幅降低了行业的准入门槛。

据天下秀跟踪分析海量创作者数据后发现,AI已将内容创作的门槛降低90%。而这,也直接成为网红和内容创作者们焦虑的根源——当能做内容的人变多,竞争的差异化体现在哪?

李檬直言,“所有创作的内容被AI学习完后,老内容永远无法再赚钱,因为老内容永远被AI填满了。”所以在未来,掌握了创新和深度内容的创作者,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

纵观内容行业的一路发展,内容创作者依旧有AI无法替代的优势。

举个例子,达人米三汉以7.5小时的《红楼梦》解读在抖音爆红,并引起热议。“在如今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这样的视频真的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吗?”

从数据来看,当这则超长视频播放量突破3亿次时,米三汉透露,已经有大约75万人次看完了他的视频。并且其还表示:“我现在的400多万粉丝都是靠着这则视频涨起来的,这拨流量确实给了我思考,要努力创作更好的作品。”

这样的完播率和后续的一系列效果,再次证明,虽然科技快速发展,但内容的“深度与创新”依旧有着难以替代的优势——即便在“快节奏短视频”的时代,有着深度内容的超长视频依旧可以借此逆袭。

AI或许能写出完美且平庸的小说,但文学却需要“人性的复杂”。这则长视频成功的背后,其实也映射出一个重要逻辑:AI决定了内容的下限,但人类对于内容“深度与创新”的赋能决定了内容的上限。

如果,AI创作的内容是实习生水平,那么 AI 加上“深度内容”则相当于优等生的水准。

在《AI 红利》中就举了一个例子:用 AI 创作的第一本出版物,设计者仅用了 20 个小时,但在后期依旧需要创作者的调整,才最终发表。这进一步证明,人类创作者对于内容“深度与创新”的把握,是不可代替的。而另一方面,AI 则加速了优质内容创作者的产出效率。

综合来看,在Morketing看来,如果将X代表的“深度、创新”比作内容的基石“1”,那么AI则是其后无数个助力内容效率的“0”。在拥有“深度与创新”这个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AI的存在,就是实现“1+1>2”的辅助器。因此,掌握“AI+X”的内容创作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深度内容创作者的产出效率。

对此,李檬也给出同样的观点:“我们应该更多把AI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把它当做自己面对的竞争对手。”毕竟,AI的助推,本身就是让有深度思考能力的博主更快产出。

其提到,在没有智能手机之前是没有视频博主的,那时候拍视频很难,录完导磁带,磁带导电脑,电脑再编辑;后来有了智能手机,小孩子都能拿着自拍杆编辑发布了;而现在,AI将创作效率实现了翻倍甚至数倍的提升。例如,某头部MCN机构使用灵感岛工具后,短视频内容日均生产量从1.6条提升至5条,产能提升212%

“每次技术升级的时候总会有一派人是恐慌派。”李檬认为,相比焦虑,不如正视AI的存在,“毕竟AI的本质依然是一个“超级工具”,来帮助内容创业者更好地创作,而更好的创作就是更快的效率、更多的收入,粉丝更满意、客户更满意。”

广告预算格局改变

会用AI的红人将分得更多“蛋糕”

在品牌建设日益成熟的当下,内容营销已然成为关键战场。众多大品牌纷纷将预算从“传统广告”向“红人广告”转移。例如,联合利华新任CEO费尔南多近期调整营销策略,将社交媒体预算从30%大幅提升至50%。

实际上,从2019年到现在,市场上投入到红人广告的份额已经显著增加(不包括直播带货),厂商选择与红人合作进行广告投放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并且这种趋势将持续增长。

但李檬也坦言,放眼如今全球广告预算分配体系,目前分配给红人的预算仍然较少。“尽管移动互联网上的内容90%以上已经是由内容创作者创造的,但他们在全球广告预算中的占比仅为5%-10%,在国内数字广告中的占比也仅为30%左右。”

当然,随着AI的普及,这一现状有望改善。李檬认为,“AI将极大改变全球广告预算分配格局。”虽然是颠覆网红产业,但不是把网红产业消灭,而是提升其效率,并助其在广告收入中分得更多“蛋糕”。

过去几十年,营销界有句老话:“投入一百块钱广告,都知道有50块是浪费的,却不知浪费在哪儿。”如今,算法进步已大幅减少这种浪费。在AI时代,它让90%的广告投入不再“盲投”,而是转化为可量化、可迭代、可裂变的内容资产。

AI使广告投放效率翻倍,减少浪费并提升细分化程度后,品牌将不再为“无效流量”买单,而是愿为“打动人心”的内容付费。

不过,李檬也提到AI的局限性:目前的ChatGPT、DeepSeek等工具通用性强,但专业适配度有限。许多人在使用AI时,能明显感受到内容反馈的滞涩,难以满足专业领域需求。

AI将来一定是细分的,我自己非常坚信,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AI解决了所有人的问题。”李檬解释道,现在的AI技术才刚刚起步,尽管底层大模型的竞争已经预热,但垂直领域的细化模型还远远不够。例如,在创作者市场中,写给老板、朋友和粉丝的文章,其角度和侧重点必然不同。亦或者,同样一个内容描述,在小红书、抖音和快手上发布时,侧重点和角度可以有所不同。

当我们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AI能够真正助力内容创作者提升写作效率时,一个在红人领域备受瞩目的AI工具“灵感岛”引发行业讨论——它凭借现有的优质大模型,为内容创作者们提供了精准且专业的垂直服务。

更准确地说,“灵感岛”的AI技术,对营销流程进行了优化,让创意产出变得轻而易举。

比如,只需一键上传图片并选择场景,就能迅速生成新的图片,极大地简化了图片输出的时间和步骤。此外,还有通过AI算法实现品牌与达人的精准匹配、矩阵账号管理和多平台一键分发等功能。从内容创作到图片生成、视频混剪、视频分发,再到数字人直播,“灵感岛”构建了一个智能营销的“超级闭环”。

李檬也直言,“灵感岛”的未来发展方向,就是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完成内容创作,无论是精准捕捉用户风格,还是巧妙融入最新流行话题,都是为了提升创作效率,让创作者能够更轻松地创作出更受欢迎的内容。

结语

2024年的诺贝尔奖舞台上,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三大科学奖项中,两项花落AI。可见,在当今这个时代浪潮汹涌、变革迅猛的节点,AI与人类生活的深度融合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而对于AI,李檬则常将其比作魔法世界里的“魔杖”。魔杖固然强大,但它的威力取决于持有者。一个优秀的魔法师可以用它击败强大的敌人,而一个普通人可能只能变出几只小青蛙。

同样地,AI的价值也取决于创作者的能力和想象力。将“AI+自己的创意”相结合,成功率会更高。尤其行业的挑战往往在于“不确定性”,就像没有人能预料到《哪吒2》会如此火爆一样。因此,这种不确定性也是对内容创作者最大的激励。

因此,谁能率先精通并驾驭AI的应用,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而那些同时深耕内容创作的人,无疑将成为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预备役。

来源:Morketin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