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产品功效遭质疑涉投诉1117条 七年销售费累计130亿为研发费21倍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3-27 09:04 2

摘要: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涌现大量消费者投诉。不少投诉称珀莱雅明星大产品“红宝石精华3.0”在使用后“毫无效果”,质疑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在使用了红宝石面霜后出现了皮肤过敏。截至2025年3月26日,珀莱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在众多消费者心中,珀莱雅(603605.SH)被誉为“国货之光”,其品牌声誉斐然。然而,珀莱雅最近却陷入了“虚假宣传”的舆论漩涡中。

近日,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涌现大量消费者投诉。不少投诉称珀莱雅明星大产品“红宝石精华3.0”在使用后“毫无效果”,质疑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甚至还有消费者表示,在使用了红宝石面霜后出现了皮肤过敏。截至2025年3月26日,珀莱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达1117条。

而珀莱雅产品频遭投诉的背后,折射出近年来其大踏步前行中的隐忧——过分倚重营销,轻视研发。

粗略计算,2017年—2023年,上市7年间,珀莱雅累计销售费用为129.92亿元,累计研发费用为6.18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21.02倍。2024年前三季度,其销售费用进一步增长至32.32亿元,创下了历年同期新高。

产品质量惹争议

在成为“网红品牌”后,珀莱雅旗下产品却频繁翻车。

3月20日,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自己在天猫旗舰店购买了珀莱雅红宝石面霜,正装未拆封,在使用小样后脸部出现了红肿过敏,怀疑其产品质量不过关,然后就找了商家协商,但商家明确表示小样不是试用装,需要折价,也不承认其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这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另外,在多个网络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珀莱雅2024年重磅推出的“红宝石精华3.0产品”使用体验与广告中“淡化细纹”等宣传不符。据了解,该款产品在宣传中声称连续使用8周能显著淡化法令纹,高达41.12%。

然而,这一宣传引发了博主和消费者的广泛争议。2024年4月25日,资深产品人博主“进击的一木”在小红书平台上发表质疑,认为珀莱雅“红宝石精华3.0”的功效报告数据可能存在不实之处,并质疑其是否有真实宣传效果。

该博主指出,尽管可以花钱制作漂亮的测试报告,但过度吹嘘数据无疑是对消费者智商的挑衅。据博主反映,其发布在小红书平台上的质疑笔记已遭官方下架。

在黑猫投诉平台、小红书等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表示,珀莱雅的红宝石精华3.0的体验结果令人失望,涉嫌虚假宣传。有消费者在小红书平台发帖称,“虽然它的质地是乳液状,吸收起来还算不错,但对于干性皮肤来说,真的太干燥了,甚至连续使用几天后,皮肤还起了红疹。不仅没有抗老、淡化皱纹的功效还存在不良反应。”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截至2025年3月26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珀莱雅的投诉多达1117条,其中大多数投诉集中在产品使用不适、有异物以及虚假宣传、虚假发货等。

在小红书平台,关于“珀莱雅不发货怎么投诉”的笔记多达6万+篇。不少消费者反映,珀莱雅承诺48小时发货,但在付完尾款后一直不发货。甚至还有消费者称,珀莱雅存在漏发产品的情况,但客服直接不承认。

有行业人士表示,品牌在追求产品升级时,必须审视是否进行了无效的改进,功效是否过于夸大,以及营销手段是否在过度透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太多的负面事件,会让其品牌影响力、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销售费用率升至46.4%

资料显示,珀莱雅成立于2006年,2017年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公司旗下有珀莱雅、彩棠、Off&Relax、悦芙媞、CORRECTORS、优资莱、韩雅等多个品牌。

近年来,珀莱雅抓住线上渠道、网红直播带货和社交种草等风口实现华丽转身。珀莱雅2024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9.66亿元,同比增长32.72%;净利润为9.99亿元,同比增长33.95%。

虽然保持了业内较为高速增长,但是与自身相比,珀莱雅的业绩表现不如以前。数据显示,2022年、2023年,珀莱雅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7.82%、39.45%,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1.88%、46.06%。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47%、50.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珀莱雅的存货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据2024年三季报显示,至9月底珀莱雅存货高达11.89亿元,较2023年底的7.97亿元增加了近4亿元。

需要提及的是,从财报数据来看,2017年—2023年,上市七年间,珀莱雅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36亿元、8.86亿元、12.23亿元、14.97亿元、19.92亿元、27.86亿元、39.72亿元,累计129.92亿元。

而与逐年高涨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珀莱雅在产品研发投入上进展不大。2017年—2023年,珀莱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0.41亿元、0.51亿元、0.75亿元、0.72亿元、0.77亿元、1.28亿元、1.74亿元,累计6.18亿元。也就是说,上市七年其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21.02倍。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珀莱雅的销售费用进一步增长至32.32亿元,创下了历年同期新高,销售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46.4%。而同期,其研发费用仅有1.42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例仅有2.04%。

对此,有行业人士表示,珀莱雅依靠营销绑定网红概念,实现营收市值的快速增长,但也变成了一家高度依赖销售驱动的美妆公司,长期以往会不利于品牌长期发展,也会侵蚀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来源:长江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