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高原“无废城市”新样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9:02 2

摘要:3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青海省通过高位统筹、地域创新、系统治理三管齐下,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书写了固体废物治理的“青海答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核心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包拓业 报道)3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青海省通过高位统筹、地域创新、系统治理三管齐下,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书写了固体废物治理的“青海答卷”。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核心工程,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共建格局,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高原经验。

制度创新构建治理新体系

建立省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18个部门形成“高位推动、部门联动、专家支撑”机制,组建33人国家级省级专家团队破解技术难题。在全国率先启动《青海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发布首个《废光伏组件和废风电机组叶片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导则》。西宁市将“无废城市”纳入政府绩效目标,创新制定13类“无废细胞”评价指南,已建成涵盖21种类型的957个“无废细胞”,其中“无废寺庙”等特色载体成为高原新风景。

全域治理彰显高原新成效

聚焦工业、农业、生活三大领域,构建10条固废利用处置链条。西宁市建成全省首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主城区垃圾“零填埋”;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工业园等4个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布局废旧光伏板循环利用项目。全省医疗废物处理能力达2万吨/年,县级以上区域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减”20%以上。

数字赋能激活转型新动能

上线运行污染防治远程巡检系统,实现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西宁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率100%,居民知晓率达95%;海西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7%;玉树藏族自治州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网格化机制。通过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无害处置的闭环管理,青海省正在高原上绘就“城市矿山”向“城市绿肺”转变的生动图景。

青海省“无废城市”建设实践,不仅为高原地区探索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更为全国“无废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创新、技术突破、全民参与的青海方案。随着各项举措的深化实施,青海正向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生态文明高地稳步迈进。

来源:青海普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