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3年底,全球电池片总产能达到1032GW,突破TW大关;全球电池片总产量达643.6GW。2023 年,电池片环节全球前十名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在 2023 年的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 TOPCon 电池片技术领域。在当前全球化的产业分布框架之下,亚洲地区
1.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规模情况
截至2023年底,全球电池片总产能达到1032GW,突破TW大关;全球电池片总产量达643.6GW。2023 年,电池片环节全球前十名企业均为中国企业,在 2023 年的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 TOPCon 电池片技术领域。在当前全球化的产业分布框架之下,亚洲地区凭借其成本优势,依然是全球的光伏电池片主要生产制造基地。
截至 2022 年底,全球电池片能产能达到 583.1GW,同比增长 37.7%,全球电池片总产量达到366.1GW,同比增长 63.5%。其中 N 性电池片产能已超过 115GW,较 2021 年有大幅增长。我国电池片总产能达到 505.5GW,同比增长 40.2%。从产能来看,前十名产能合计达到 354.8GW,在全国总产能占比 70.2%。
2022 年我国电池片总产量约为 330.6GW,同比增长 67.1%,前十名产量合计达到 251.8GW,占比 76.2%,同比变化不大。2023 年,我国光伏产业技术加快迭代升级,电池环节,2023 年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 545GW,同比增长 64.9%。
(2)行业内企业发展情况
我国光伏电池片厂商占据全球领先地位,部分厂商同时布局电池片、组件环节,其生产的电池片主要用于自制组件,不外售或仅少量外售电池片;部分专业化电池片生产厂商则以电池片外售为主。近年来,光伏电池片行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产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在大尺寸化发展趋势下,不同组件及电池片厂商基于自身技术积累及对未来市场需求的理解,进行了差异化的技术及产品布局。2023 年,通威股份、爱旭股份、中润光能稳居全球前三位置。2024 年上半年,中润光能跃居全球第一,通威股份滑至第三,爱旭股份则跌至第四,与英发睿能并列。2023 年出货量第四的捷泰科技,2024 年上半年则升至第二的位置。
(3)电池片出口情况
2023 年,我国电池片出口额为 3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出口量约 39GW,同比大幅增长69.4%;对土耳其、印度、柬埔寨、泰国、韩国等五国的出口占比合计达 86.3%。随着碳中和目标时间迫近,土耳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光伏发电。
在当前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土耳其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支持光伏产业的政策,包括鼓励投资建设光伏组件等核心制造环节产线,同时放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安装标准,还包括向相关项目提供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并加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扩大。
我国光伏产品对土耳其市场的出口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截止到 2023 年第三季度,土耳其本土组件产能约 8GW,制造模式以“进口电池在当地制成组件”为主,为全球第四大组件生产国,累计装机量超过 8GW。此外,印度对于光伏电池片需求量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印度目前已有约 30GW 的光伏组件产能,并且仍在加速扩张,而其本土电池片产能不足 10GW,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下游产能需要。
2.产业发展趋势
2022 年-2023 年,行业内正在迎来电池片产品的新一轮技术更新,上一轮的电池技术周期是PERC 电池片对 BSF 电池片的替代。随着 N 性电池片生产设备成本的下降及效率的提升,2022 年众多头部电池片企业都开始宣布将扩产 N 性电池片,目前有部分产能已落地,且大部分产能为与PERC 电池片兼容度高的 TOPCon 电池片产线。
2023 年,新投产的量产产线以 N 型电池片产线为主。随着 N 型电池片产能陆续释放,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被压缩至 73.0%。N 型电池片占比合计达到约 26.5%,其中 N 型 TOPCon 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23.0%,异质结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2.6%,XBC 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0.9%,相较 2022 年都有大幅提升。2023 年,BSF 产品以及 MWT 产品电池片市场占比约 0.5%。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请参考思瀚产业研究院官网,同时思瀚产业研究院亦提供行研报告、可研报告(立项审批备案、银行贷款、投资决策、集团上会)、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商业计划书(股权融资、招商合资、内部决策)、专项调研、建筑设计、境外投资报告等相关咨询服务方案。
来源:思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