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教育
·
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做好高等教育工作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教育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大价值,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等问题作出深刻论述,强调“要自觉坚定实事求是的信念、增强实事求是的本领”。2025年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在迈向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上,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更好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深刻领会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实事求是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实践逻辑,体现了我们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贯坚守。当前,我国人口基数大、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决定了建设教育强国必须走中国自己的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目标紧密结合,把中国大学办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实事求是是把牢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教育强国首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才能更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理论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才能更好在教育实践中巩固深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决抵制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实事求是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科研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一大批高校和学科跻身世界先进水平,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依然面临着高校核心竞争力不足、学科发展不平衡、人才培养供需错位等现实问题。面对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找出制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探索出破解高等院校办学治校发展瓶颈的新路径。
深切把握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实事求是。目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竞争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新一轮产业转型和科技革命加速到来。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做好高等教育工作仅仅依靠传统思维、惯常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更新思路理念、打开视野格局,在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探索更多符合国情的办学思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必须坚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求”本质是主动作为、能动实践。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发扬求真务实、实干笃行的工作作风。要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确定的9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为着力点,聚焦重点任务,盯住主攻领域,保持战略定力,滴水穿石,久久为功,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断攻坚克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相辅相成,在本质要求上是完全统一的。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落实教育人民属性,坚持发展高等教育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要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推动高等教育资源普惠均等,更好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努力促进高等教育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入落实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的实践要求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等教育必须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充分发挥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必须突出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严肃高校党委政治生活,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和教育管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抓住事物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在要求。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扭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为谁育人、怎样育人、育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强化思政教育引领力,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突出思想品德评价在学生评价中的先导地位,科学设计德育目标要求和评价内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促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实事求是是改革创新的先决条件,改革创新是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向改革要动力,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高质量教材建设、推进数字教育、促进更高水平的教育开放等方面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必先强师。实事求是做好高等教育工作必须把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一体化统筹人才引育、教学科研、师德师风建设、荣誉激励、服务保障等,为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坚强保障。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高校教师坚守育人初心,胸怀“国之大者”,努力在教书育人实践中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选自《新湘评论》2025年第6期
编辑:胡雅南
↓ 新湘评论官方视频号 ↓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5年第6期
进入电子刊
来源:新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