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古诗,5种修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7 04:46 2

摘要:走过秋的萧条,迈过冬的严寒,才能踏进春的希望,展望夏的繁华,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注定会经历千回百转,学会承受,懂得淡定,明白人生的真谛。每一首诗词,都是跨越千年来自诗人的修行,总有那么一句诗,会让你读后醍醐灌顶,领悟生活的意义。

走过秋的萧条,迈过冬的严寒,才能踏进春的希望,展望夏的繁华,人生亦是如此。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注定会经历千回百转,学会承受,懂得淡定,明白人生的真谛。

每一首诗词,都是跨越千年来自诗人的修行,总有那么一句诗,会让你读后醍醐灌顶,领悟生活的意义。



1,输贏修行一一人生一局残棋

《禅诗四首·其二》

明·苍雪

松下无人一局残,空山松子落棋盘。

神仙更有神仙着,毕竟输赢下不完。

明未崇祯年间,苍雪禅师的友人曾作一幅画,画面上一棵松树挺拔,其下巨石上摆着一个棋盘,散落着稀疏几粒棋子,而画面中并无下棋之人,却空余两双鞋。苍雪大师觉得这幅画意境深远,便即兴题了这首禅诗,颇有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之境界。进一步阐释了韦应物的“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境界。

苍雪禅师,云南呈贡人,字见晓,后改为苍雪,号南来。于昆明妙湛寺出家,在鸡足山寂光寺为侍者,掌管书记。师尝宣讲贤首法藏及清凉澄观大师著作不辍,于楞严、唯识、法华、三论等诸经论亦有深入。著有《华严经海印道场忏仪》、《法华珠髻》等,博学多闻,善画,尤工于诗,有《南来唐集》四卷,王渔洋推举其为明代三百年第一诗僧。

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

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

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此时若能看开,无疑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



2,离别修行一一活着终究要告别

《浣溪沙》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小院回廊春寂寂。

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此词是王安石退居江宁时所作。

回到江宁后,他建起了“半山园”,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日子,表面上安然自适,淡泊宁静,而实际上,满眼的惆怅与落寞。

虽然他已经退出政治舞台,但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

然而辉煌的岁月已然逝去,等待他的只是繁华过后的凄凉和人走茶凉的落寞。

俗话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最亲爱德人始终都要离去,人走了,茶凉了,这又何妨呢?从新冲上新的茶叶,茶香依然,不要将离别看成是多么了不得地事情,珍惜眼前,笑看过往。

读海知博大,读汇知奔腾,读鹰知翱翔,读火知温暖,读病知健康。读老知青春,读死知生命,读小草知坚韧,读果实知汗水,读瀑布知献身,读时间知速度,读逝去知珍惜,读古迹知沧桑,读岁月知变迁,读国家知兴衰,读太阳知给予,读月亮知缺憾,读星群知无限,读自然知力量……

人走了,茶凉了,这又何妨呢?

茶凉了就倒掉,冲上新的茶叶,自会有袅袅茶香。

别太在意人走茶凉,心珍惜就好。



3,孤独修行一一人生只道是寻常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宋·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

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历任太常寺奉礼郎、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加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因论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知应天府。后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明道元年(1032)迁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

庆历二年,官至晋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

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

诗文集今已不传。有《珠玉词》一卷。

赏析

这首词乃宋代文学家晏殊之词作。此词上下两片相互对照,上阕之场面热烈非凡,恰与下阕之凄清形成强烈反差,怀.旧情愫尽显无遗。

词中,作者于池塘旧地,追忆往昔与佳人初遇之时。开篇两句与结尾二句,皆述今日之事。绿水悠悠,池塘满盈,微风轻拂,暖意融融,这般景象,悄然勾起词人对过往的深深怀念。忆当年,词人与玉真初次相见,那歌舞之乐,令人难以自抑。彼时,众人一同在此处赏花行乐,好不惬意。然如今,旧友已零落过半,唯剩词人独自借酒浇愁。

结句由虚入实,情感沉郁,韵味悠长。此词尽显词人之宽广胸怀,亦流露出对人生变幻无常之深深感伤。

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是孤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

经历了轰轰烈烈,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才是生活,一切都将归于平淡。



4,得失修行——有得有失,才是人生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1041年-1121年),字同叔,号临安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理论家。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化名人,其诗文作品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清丽鲜明,尤其以咏物诗和山水诗为代表,风行当时,至今功名卓著。 晏殊出生于清平军(今江苏省淮安市)的一个官宦家庭,年幼时失去母亲,由外祖母抚养成人。他自幼聪颖,喜好文学,在家中就学《论语》、《史记》等典籍,并有绘画、音乐等文艺爱好。因为家境殷实,他不必为生计而烦恼,可尽情追求兴趣爱好,充实了自己的人文素养。

点评

此词为晏殊脍炙人口名篇。叶嘉莹先生评价晏殊词“情中有思”。而杨慎《词品》:“‘无可奈何’二语工丽,天然奇遇。 与此同时,题材看似寻常的伤春感时,用语皆通俗晓畅,却耐人寻味,深蕴对宇宙人生的哲思。 晏殊一生仕途平顺,词作多娱情遣兴,风格一贯平和,少有激烈之句。此词亦然,全词笼罩在风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情致中,是对时移世易的全然接受,近于佛家见心明性的思省。结句却仍有个人挣扎痕迹。在情感的节制与泛滥之间如何把握其度,晏殊确为高手。

赏析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

上片写词人词人对着满园景色独自饮酒。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用了两个“一”字,结构巧妙,语气轻松活泼,很好地表达出一种悠然闲适的精神境界。

下片写景,含情之景,满是落寞的情怀。词人用美景写愁闷,“花落去”是美景,可前面加上“无可奈何”,“花”就不再只是美丽的花朵,更是人间美好事物的象征。这样的事物虽然很美,但在岁月的侵蚀下却难以长久。 此词语言圆转流利,句意连贯而韵味十足,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隐含着极深的哲理。尤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对仗工整,浑然天成,意味无穷,很受后人的推崇。

一切要消逝美好还是会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就像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年轻的人。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失的过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得失是相依的,有失就有得。

世事喧嚣纷扰,放下无奈,做一个阳光快乐的人,做自己快乐的主人!



5,寂寞修行一一人问何处觅知音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岳飞

咋夜寒蛩不住呜。

惊同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1103-1141),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少年从军,身经百战,屡建奇功。靖康元年(1126)岳飞应招在相州参加赵构为大元帅的部队。金军南下江南,岳飞独树一帜,坚持抗金,收复建康。绍兴九年(1139),高宗、秦桧与金议和,他上表反对。次年,兀术进兵河南,他出兵反击,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鄙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两河义军纷起响应,这时高宗、秦桧一心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班师:回临安后,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1141)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其著作后人辑有《岳忠武王文集》,词仅存三首,慷慨激昂,或含蓄委婉,充满爱国激情。

此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宋金议和而不准动兵的历史时期。当时,岳飞反对妥协投降,他相信抗金事业能够成功,因为他已经取得了多次重大战役的胜利。但宋高宗和秦桧却力主与金国谈判议和,而这是他无法反抗的命令。(此段背景参考百度) 同时,岳飞的抗金志向亦受到了多位大臣的阻挠,志同道合者这么少,知音如此难求,心事无人可诉,所以岳飞的内心极其苦闷,这首《小重山》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写就的。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对于岳飞来说,千里杀敌的报国梦应该无数次在萦绕于午夜时分。秋虫夜鸣,又是一次梦回前线而惊醒,醒来后,更是怅然若失,天色正三更,今夜又该是不眠之夜了!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满腹心事无处诉说,只有独自在院落中盘旋彷徨,如此清寂的深夜,只有朦胧的月色陪伴自己。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心中的功名是什么?驱逐金兵、收复失地、回归故土,这才是他最大的梦想和希望。家乡的松竹苍然老去了吧,但山水相隔、道阻且长,难以归去。词意背后暗含对阻挠他抗金北上的失望和不满。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峩峩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后世遂以“知音”比喻知己、志同道合者。

伯牙子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相遇相知。而岳飞此时空怀壮志,无人会意赞许,所以他才发出如此真挚无奈的叩问:知音何在,琴音谁听? 此词的表达风格虽与《满江红》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岳飞忧怀国事、志在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



纳兰性德说:“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鲁迅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人生在世,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如果一生中有幸遇到知己,一定要懂得珍惜。

“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

人生是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我们一路朝圣而去。

不是为了遇见谁,而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人生是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只有不断淬炼、沉淀,才能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想要的生活才会奔你而来。

来源:静墨守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