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工作为抓手,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与基层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和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两个省级示范点,带动培养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炭庄塔村等市级示范点,聚力五个“
近年来,陕西省铜川市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工作为抓手,将“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与基层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和耀州区董家河镇王家砭村两个省级示范点,带动培养宜君县哭泉镇哭泉村、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炭庄塔村等市级示范点,聚力五个“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全市村(社区)培养出了一支素质高、结构优、能力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目前全市359个行政村、76个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2193名,其中乡村“法律明白人”1841名,提前实现每个行政村5名“法律明白人”全覆盖。充分发挥这只“法律明白人”队伍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群众法治素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助力提升基层依法治理水平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注重人员遴选,优队伍聚人才。通过强化党组织核心作用,扎实开展“法律明白人”队伍建设,重点从村(社区)干部、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驻村(社区)辅警、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中共党员、大学生村官等各类人才,以及其他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中,遴选培养 “法律明白人”,确保人员选得准、群众找得到、遇事能化解。耀州区王家砭村在村“两委”、村办企业及乡贤中选聘“法律明白人”6名,遴选出一支综合素质强、思想品德好、为民办实事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王益区七一路街道云梦堤社区主动吸纳优秀人才加入,壮大队伍力量,云梦堤社区现有5个“法律明白人”,其中包含人大代表、党员、社区两委成员。目前,社区正积极在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培养“法律明白人”,以进一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有效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注重业务培训,提素质增本领。积极推进“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发挥村法律顾问与“法律明白人”结对帮带作用,推动“法律明白人”培训实现常态化。充分利用法律顾问驻村(居)“问诊”期间和重要的宣传时间节点对 “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调解、案例解析等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的业务水平和法治素养。邀请律师、法官、司法行政干警进行授课,常态化学习《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积极组织动员“法律明白人”参加各级组织的相关培训,不断提升“法律明白人”服务群众的能力。
注重常态普法,强意识重引导。不仅在“宪法宣传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讲解抚养、赡养、婚姻、继承等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着力增强村(居)民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王益区云梦堤社区结合国家文明城市巩固工作,在居民小区设置宣传点,开办“法治讲堂”,将居民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充分融合。同时聚力提升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建立“云小骑”普法课堂,加大对外卖骑手的普法培训力度,并借助骑手“走千条路、进万家门”的特点,在送餐派件的同时,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八五”普法以来,社区“法律明白人”队伍开展法治(政策)宣传240余次,法治讲座90余次,参与法治宣传5000人次。耀州区王家砭村将法治宣传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常态化利用村广播室、图书阅览室、复兴少年宫、文化活动室、3D电影院等平台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着力提高村民法治意识。创建“农民诗社”,定期约稿,定期出版,用农民话说农村事,议农村理,及时宣传法律知识,宣扬好人好事。累计编印《农民诗刊》380余册刊登及宣传法律知识作品2100余篇,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推进了农村社会事务依法、民主管理。
注重矛盾化解,助治理显成效。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人熟、地熟、事熟优势,用活乡情、亲情、友情“三情”资源,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积极参与村(居)管理,助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耀州区王家砭村学习借鉴“枫桥经验”,积极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疏导、化解工作,针对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家庭纠纷等,“法律明白人”“接诉即办”“上门调解”,且定期会同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援助、合同普查、风险提示“三上门”活动,成功调处率达98%。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不激化、不上交。王益区云梦堤社区设立调解工作站,依托议事说事室,立足“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宗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每月10日安排一名“法律明白人”负责驻站接待群众工作,同时搭建由“三官一律”“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和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商解决群众老大难问题的议事平台,着力运用公共法律服务终端机、“三官一律”、“和为贵”调解室、“心灵驿站”等专业法律资源解决居民物业纠纷、生活难题。每季度还围绕群众的热点诉求编列议题,组织开展实地调查,清单化管理问题和建议,协调落实化解难题,推动法治为民。截至目前,已开展接待活动27次,接待群众37人,收集问题29件,解决21起,答复率100%,满意率100%。
注重工作创新,创特色铸品牌。云梦堤社区推行“1256”普法服务模式。搭建“一个平台”:“一点通”社区网站。依托网站,在线宣传普法相关文件精神、法律常识,提高社区居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提供“两种服务”:线上、线下“双线服务”。线上,社区“一点通”服务平台、社区微信公众号、居民微信服务群,580预约平台。线下,整合社区网格工作队,组织“法律明白人”、律师、民警、网格员、楼栋长等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线索进行收集摸排,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推行“五化机制、五心服务”:体系建设网格化,与群众近心;普法宣传广泛化,与群众连心;服务流程规范化,让群众放心;调处服务人性化,让群众暖心;调解工作多元化,让群众安心。创新“六字”方法:“规”,为居民传播专业、规范的法律法规。“引”,引导网格队伍在化解矛盾中实时开展普法。“全”,深入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活动,让“遇事讲法、遇事找法”逐步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精”,突出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精准普法。“智”,注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网格宣传。“解”:开展纠纷化解,现场答疑解惑)。王家砭村不断推进“法律明白人”工作规范化,建立工作纪实簿,将“法律明白人”考核管理纳入村级重要事项,对表现优秀的“法律明白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定期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交流活动,分享工作经验,促进共同进步。通过创新举措,“法律明白人”的作用日益显现,有力地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