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6日,南京召开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会上,全球客商云集,期间共签约10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1373.24亿元,43个项目集中上会签约。
3月26日,南京召开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会上,全球客商云集,期间共签约102个重大项目,投资总额1373.24亿元,43个项目集中上会签约。
本次大会,新区共报送19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上会签约。这些项目,有瞄准自动驾驶、储能电池的产业项目,也有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基金项目。是什么让他们选择江北、投资新区?小北与3位客商代表聊了聊,一起听听他们与新区的故事。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驾驶领域已成汽车行业“兵家必争之地”。本次签约项目中,同样有项目聚焦于此——总投资额30亿元,芯擎科技全球自动驾驶总部项目落地新区。
“我们计划在新区建设自动驾驶总部。”芯擎科技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博士介绍,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车规级芯片和工业芯片研发,其7纳米车规级智能座舱芯片“龍鹰一号”已位列国产智能座舱训练第一,去年10月,公司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也已成功点亮。
手握关键技术、“硬核”产品,芯擎科技为何选择将总部项目落地新区?产业生态,是汪凯频频提及的要点。
“新区在集成电路领域有深厚的底蕴,产业生态完善,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上下游全部环节都涵盖在内,台积电、ARM等知名企业也纷纷落户。”在汪凯看来,新区已形成高度协同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能为入驻企业提供丰富的合作机会、资源共享空间,而这恰恰是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支撑力。
“落地新区后,我们将与产业链上下游的本地企业展开合作,这里丰富的科教资源,也是企业技术创新与人才招募的有力保障。”汪凯说,“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新区,将自动驾驶业务打造成芯擎的另一张名片!”
“在新区,我看到了许多明星企业”作为一名投资人,苏州启元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执行董事刘晶更像是新区的“老朋友”。
“每一两个月,我就要来一次新区。”刘晶笑着说,“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对专业投资机构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正源于新区的创新实力。
“这些年,我在新区看到了许多明星企业,比如驯鹿生物、集萃药康等,都是各自细分赛道的佼佼者。对一个投资人来说,这是毫无疑问的亮点。”刘晶介绍,团队聚焦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展开投资,此前,他们就已在新区投资了和其瑞、霆升科技、北恒生物等项目,还有不少项目正在“候选中”。
的确,在新区生物医药谷,千余家生物医药企业正在基因细胞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乘风破浪”。除了创新实力,新区的创新氛围也是吸引刘晶的原因。他举例自己在药谷参加路演、沙龙等活动的经历,专业的服务、创新的平台,都是实实在在为企业助力。
“未来,我们希望能与新区有更深入的合作。”刘晶说,团队计划在新区投资一批创新药和生物技术、创新器械、生命科学高端仪器设备、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项目。“同时,我们也会积极参与新区产业生态建设,根据新区产业规划,招商引进头部医疗企业和创新药项目。”
“这是一次很专业、很愉快的合作”今年以来,新区接连获得省、市支持,发展势头迅猛,有关省级资源的好消息也不断在新区涌现。前不久,由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主导的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亮相,共有四只,其中两只均在新区完成注册。
总规模10亿元的江苏苏豪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产业专项基金正是其一,也是今天新区上会集中签约的项目代表之一。
“苏豪控股集团的主业是贸易和金融投资,其中金融投资主要聚焦创新类项目。”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周洪溶介绍,作为一家贸易起家的企业,集团希望能够用创新类项目来赋能贸易发展。
以本次成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产业专项基金”为例,其投资方向会更偏向于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布局、物流群体构建等方面,从而进一步推动集团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跨境电商新业态新模式。
其实,上述三位客商代表眼中的新区,只是这里众多奔跑向前、创新发展画像中的一个切面。乘着发展东风,这片热土之上,还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创新举措,正等待更多“有缘人”发现。
素材来源 | 投资促进和商务局、研创园、科投集团、产投集团文 | 周琴、高媛发布 | 徐雅莹、吴小荣审核 | 王馨来源:南京江北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