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期,可控核聚变作为 "终极能源" 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随着 AI 算力爆发带动电力需求激增(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总量 3%),清洁核能的技术突破成为能源安全重要支撑。近期行业迎来里程碑进展:中国聚变能源公司获两大央企注资 1
【可控核聚变迎产业化临界点 六家核心标的构建技术护城河】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期,可控核聚变作为 "终极能源" 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随着 AI 算力爆发带动电力需求激增(2025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占总量 3%),清洁核能的技术突破成为能源安全重要支撑。近期行业迎来里程碑进展:中国聚变能源公司获两大央企注资 17.5 亿元,下一代 "人造太阳" 关键系统建成,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向工程化迈进。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35 年全球可控核聚变市场规模将突破 5000 亿美元。我国高温超导材料产业率先突破,2025 年市场规模预计超 400 亿元(占全球 40%)。目前全球在建聚变堆超 30 个,我国 CFETR 计划 2035 年实现 Q≥10(能量增益),商业化进程进入 "十年冲刺期"。政策层面,《"十四五"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将可控核聚变纳入未来产业孵化重点。
✓ 永鼎股份
作为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产业化龙头,建成国内首条千米级超导带材产线。产品临界电流密度达 3.2MA/cm²(国际先进水平),已应用于实验堆磁体系统,同时布局超导电缆(上海电网示范项目)、可控核聚变偏滤器组件等领域。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 8.7%,专利储备量居行业前三。
✓ 联创光电
掌握高温超导磁体核心技术,磁场强度突破 12T(特斯拉),应用于三大场景:①核聚变实验堆磁约束系统 ②半导体单晶生长炉(节能 30%) ③高端感应加热装备。其 "高温超导感应加热技术" 入选国家火炬计划,与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建立联合实验室,磁体系统已交付多个国际合作项目。
✓ ****@财报商业投研社 中了解详情
深耕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制造,参与 ITER 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采购包。自主研发的铍铜偏滤器模块耐温达 2000℃,抗中子辐照性能达 10^22 n/m²(国际标准)。产品覆盖真空室、第一壁等关键部件,2024 年新增订单同比增长 140%,在手订单超 15 亿元(占营收 65%)。
✓ 其他核心标的:
・宝胜股份:超导电缆系统集成商,参与国家电网 "宁东 - 浙江" 特高压超导项目
・西部材料:核聚变堆结构材料供应商,铌钛合金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综艺股份:控股子公司从事低温超导材料研发,应用于磁体绕组制造
▶ 产业趋势:商业化路径逐步清晰
当前全球已形成 "实验堆 - 示范堆 - 商业堆" 三级发展体系:
① 实验验证阶段(2025 前):完成 CFETR 主机关键技术攻关
② 示范应用阶段(2030 前):建成首个 100MW 级聚变示范电站
③ 商业推广阶段(2040 后):实现万千瓦级聚变电站商业化运营
行业分析师指出,可控核聚变板块呈现三大投资主线:①上游材料(超导带材、特种合金) ②核心装备(磁体系统、真空容器) ③工程服务(系统集成、运维保障)。永鼎股份等企业凭借 "技术专利 + 订单壁垒 + 产业协同",已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随着 2025 年 ITER 计划转入正式运行,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击。
(风险提示:本文提及公司数据源自公开披露,行业尚处技术验证期,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商业前沿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