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以下简称“政策清单”),9项精准到人到户的补贴政策,既激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奋力再夺丰收年,让乡村有“看头”, 农民有“奔头”,在沃野田畴间奏响“钱袋鼓、粮仓满、日子甜”的振兴交
□唐代远
春回大地,农事正忙。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财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清单(以下简称“政策清单”),9项精准到人到户的补贴政策,既激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奋力再夺丰收年,让乡村有“看头”, 农民有“奔头”,在沃野田畴间奏响“钱袋鼓、粮仓满、日子甜”的振兴交响曲。
种粮有奔头,饭碗端得稳。政策清单最鲜明的特征是用“真金白银”破解“谁来种地”的难题。这场从政策供给端发力的强农行动,既守护着“大国粮仓”的战略安全,更激活着亿万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与稻谷主产省实施稻谷补贴形成组合拳,耕地轮作休耕补助推动“藏粮于地”……这些看得见的实惠,让“粮田变良田”的账本越算越明白。种粮补贴发到手,旱涝保收有盼头,养地增收两不误,饭碗越端越瓷实。
手机变农具,田野披“智”衣。围绕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制度、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策清单明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向智能高速插秧机、无人植保机等“硬科技”倾斜。去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当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变成新农具,“慧种田”的春风唤醒着沉睡的土地,让科学种田从梦想照进现实,传统农业正迸发出“1+1>2”的叠加效应。
产业链上谋增收,青山变“金山”。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新时代种地不只是土里刨食,更是链上生金。而政策设计要跳出“一亩三分地”,就需要在产业链上做文章。要引导物流企业进村设点,电商平台助农带货,并以金融“活水”浇灌田野。要持续以“特”为先优化产业、业态,依托成效突出的项目点,发展“一村一策”特色农业。要整合文创、研学、体验、康养等文旅模式,打造区域“农文旅”产业链、景观带、示范片。
当无人机在田野编织智慧网格,当直播带货成“新农活”,当绿水青山化作“幸福靠山”,这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正是写在田野上的初心答卷。随着政策效能持续释放,我们坚信,广袤乡村必将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土,亿万农民定能收获属于这个时代的更多幸福果实。
来源: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