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待机的果酒展/会,开启果酒产业“标准+科技+年轻化”三重革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7 10:30 4

摘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特色果酒展首次以独立展区形式登场,贵州茅台生态农业、广东荔枝庄园等26家头部品牌组成“果酒天团”,携蓝莓酒、杨梅酒、酥梨酒等地域“爆款”强势吸睛。


3月23日,成都春糖见证了中国果酒产业双里程碑事件——以“标准化·产业链·强品牌”为主题的2025第四届中国果酒产业发展大会与首届中国特色果酒展同步启幕。
11小时超长会程、200余位行业菁英、26家产业链企业恢宏阵容,涵盖圆桌激辩、闭门攻坚、产学研联动的全景式盛会,不仅颁出60余项行业标杆奖项,更以《水果蒸馏酒团体标准》发布、智能酿造方案亮相、海外渠道破冰等实招,宣告中国果酒从"野蛮生长"迈入"生态崛起"。



果酒军团首秀糖酒会

26强破圈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特色果酒展首次以独立展区形式登场,贵州茅台生态农业、广东荔枝庄园等26家头部品牌组成“果酒天团”,携蓝莓酒、杨梅酒、酥梨酒等地域“爆款”强势吸睛。


展区化身果香四溢的“网红打卡地”,三天吸引超万名经销商“扫货”、消费者组团“微醺尝鲜”,更有国际供应链巨头法国拉氟德、意大利英纳帝斯现场“技术带货”。
展商感慨:“这一次,终于不用在白酒展区‘夹缝求生’了。”


“果酒展不止卖酒,更是地标农产的新舞台。”果酒展发起人周劲松揭秘,展会首次串联陕西酥梨、广东荔枝等20余个乡村特色IP,让新疆冰雪果业的沙棘、浙江河姆渡的杨梅变身“液体黄金”。现场更设“乡村创富洽谈区”,促成海南伽夏生态等企业与产区签约深加工项目。
有业内人士调侃:“这哪是酒展,分明是乡村特产的‘果味变身秀’!”主办方透露,果酒展将成糖酒会固定IP,未来要打通种植、酿造、包装全链路,让“土果子”酿出“国际范儿”。


标准化攻坚:

从"蚂蚁雄兵"到技术护城河


"当我们的蓝莓酒要进入欧盟市场时,光是农残检测标准就有178项。"



茅台悠蜜首席质量官曾稳稳的发言,揭开了果酒行业标准化建设的残酷现实。
安徽阜阳师范大学兰伟教授发布的《水果蒸馏酒团体标准》,标志着行业开始构建技术壁垒。法国拉氟德集团技术总监陈云海则通过微生物调控技术,实现杨梅酒风味标准化,"我们让不同产地的杨梅在发酵中生成相同的风味物质,这是打破‘产地依赖症’的关键"。而茅台生态农业与冰青的"奖杯交接"仪式,更暗示传统酒企与新兴势力竞合关系的形成。正如周劲松所言:"唯有建立标准体系,才能终结低端混战。" 顺昌源酒业董事长林士莹的"三问"直击行业命门:"当消费者只记得梅子酒、荔枝酒这些品类,却说不出品牌时,说明我们还停留在原始竞争阶段。"酒业观察家吴勇用数据对比揭示差距:"白酒头部三强占60%市场份额,果酒TOP10市占率不足25%,这种蚂蚁雄兵格局必须被打破。"



产业链革命:

硬科技破解"18%物流成本"魔咒


"物流成本占果酒终端售价18%,远超葡萄酒12%。"抖音电商数据揭示了产业上游的致命短板。

广东荔枝庄园董事长吴汶高用实践给出答案:通过"种植合作社+中央处理中心"模式,荔枝原料损耗率从35%降至12%,"我们在果园完成清洗、去核、速冻预处理,运输成本降低40%"。


设备商的创新同样颠覆传统:烟台诚达的移动式蒸馏车可深入果园现场加工,解决鲜果运输易损难题;雅大智能的智慧发酵系统,通过AI温控将杨梅酒发酵周期从30天缩短至18天,能耗降低25%。"这不是设备升级,而是生产逻辑的重构。"雅大董事长胡顺开表示。 冷链物流企业融资占比首超生产端,2024年行业融资总额达23亿元。红杉资本代表直言:"我们投资的是从种植到零售的完整生态链。"渠道端,高升酒业总经理关雪推出的"制售同盟"模式,通过数据链路实现"周度滚动生产+区域精准铺货",使新品测试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2周。1919酒类平台数据显示,果酒在便利店系统的铺货率从2022年17%飙升至45%,"即时性消费正在改写游戏规则"。


年轻化破壁:Z世代的"微醺经济学"

在展会现场,"果苗哥"王银辉的20款本土果酒与高升酒业"小方瓶""调酒套装"形成鲜明对照。数据显示,2535岁女性贡献68%果酒消费,30-80元价格带占据主流,Z世代正在用味蕾投票。


《果酒洞鉴》联合创始人龙晓敏拆解落饮果酒的成功密码:"将茶饮风味融入果酒,用国潮包装打造社交货币,再通过‘微醺闺蜜局’话题引发情感共鸣。"一沐果品牌负责人陈云忠则展示数据:加入DIY调酒功能的SKU复购率提升37%,"年轻人要的不是酒精,而是创造饮酒仪式的参与感"。
抖音电商果酒板块负责人披露,平台"果酒+场景"视频播放量超50亿次,其中"露营微醺""晚安酒"话题贡献32%转化率。艾小喜创始人喻庆分享爆款方法论:"用14天完成产品概念测试,21天打通达人矩阵,这是电商时代的生死时速。"


国际化突围:从标准输出到文化远征
"针对东南亚开发的低糖版青梅酒,糖度从12%降至8%;在日韩市场,我们强化‘东方草本’概念,用枇杷叶、洛神花创造差异。"


五粮液集团李文强揭开了仙林果酒RCEP国家240%增长之谜。
法国国立酿酒师陈云海主导的《水果白兰地国际标准》已进入ISO评审,这是中国果酒首次争夺国际标准制定权。广西穿山岩酒窖推出的28度枇杷烈酒,正冲击欧美烈酒市场,"我们要打破低度甜酒的刻板印象"。
意大利英纳帝斯酿酒辅料公司将中国办事处迁至成都,负责人韩惠名表示:"中国果酒产业爆发力惊人,我们已为多家企业提供定制酵母方案。"
“果酒在消费场景创新上还有潜力可挖。” 酒业公益品牌酉贤创始人吴勇认为,与葡萄酒、白酒相比,果酒还处在发展初期,比较小众,可借鉴其他酒类做法,例如开设体验馆、开发酒旅产品,让消费者进一步了解果酒文化价值、酿造工艺等,同时通过社群运营与线下品鉴会,传递“微醺”的生活方式。
当茅台悠蜜与新兴品牌同台竞合,当2024年抖音平台果酒GMV突破80亿元,但TOP10品牌市占率不足25%,一场从田间到国际的产业革命已势不可挡。
果酒展组委会负责人周劲松直言:"这是小众品类向主流进军的宣言,果酒产业首次获得独立话语权。"

来源:XN知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