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脉珠江水与荔枝湾、花地河相连,历经沉淀、粤韵味浓的文化瑰宝沿荔湾一江三岸扎根。“三雕一彩一绣”走出国门、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规划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程推进、“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荔湾文化生命力在延续、创新力在提升。
荔湾文化瑰宝璀璨,珠水流淌根脉延续,以文为笔商旅繁花,魅“荔”西关活力无限。
一脉珠江水与荔枝湾、花地河相连,历经沉淀、粤韵味浓的文化瑰宝沿荔湾一江三岸扎根。“三雕一彩一绣”走出国门、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规划通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活化利用工程推进、“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荔湾文化生命力在延续、创新力在提升。
文化是商旅发展的重要资源,荔湾紧抓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流量”转化为商旅发展“留量”;发掘优质文商旅发展空间,书写文商旅发展新篇章,打造“最岭南”“最广州”城市名片。
新春期间,醒狮表演在永庆坊上演(受访者供图)
水孕文化,活力荔湾
荔湾水乡,北有荔枝湾,南有花地河。荔湾渔唱、双桥烟雨、千年花埭……文化沿着水脉流淌,生生不息。
自陆贾在现西村一带驻地,在河边筑泥城,种花、藕、荔枝,“荔枝湾”因而得名。荔枝湾是荔湾北片纵横交错的水系总称,粤剧、龙舟、民俗、非遗工艺等在此发祥,享有盛誉。
水上花市在荔湾湖开锣
“芳村第一河”花地河孕育花地一带。古时花地又称花埭,园林美景在此荟萃,八大名园、花香万卉在此可寻。曾经,文人墨客逢节日雅集,男女青年相约游玩。
“七月七·花巧集”曾在花地河举办
放眼当下,荔湾沿着历史脉络溯古追今,积极创新文化展现形式,水上花市、北帝诞、龙船鼓、花巧集……成为荔湾文化“流量”。荔湾在多个文化领域下功夫,让文化成为激活城区发展之密码,让文化搭建南北片区协同发展之桥,让文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交流。
广佛同城,共襄文化盛宴。2024年8月至11月,“中西交融——荔湾、禅城、南海与世界交流互鉴展”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海天走廊”展出,以岭南历史文化底蕴,向海内外游客展示西关饮食文化、三地非遗。
“中西交融——荔湾、禅城、南海与世界交流互鉴展”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1航站楼“海天走廊”展出(受访者供图)
2024年12月,广州首个生产性非遗集聚区——荔湾非遗集聚区迎来第二批非遗工作室进驻,27个非遗工作室汇聚一堂。荔湾非遗集聚区与永庆坊广州首个非遗街区相映衬,形成一南一北非遗展示窗口。
当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从珠江之畔“启航”,一系列重磅文化活动登场,为荔湾带来文化新活力、文化凝聚力。2024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回归花地,一众文学名家齐聚广东文学馆,与市民共享文学盛宴。
粤剧艺术博物馆上演精彩夜间粤剧表演(受访者供图)
粤韵声声,首届粤港澳(第十五届广东省)少儿戏剧小梅花荟萃活动总决赛登陆荔湾,小演员齐聚西关切磋技艺;经典粤曲遍地传唱,百场粤剧进社区活动曾在广州国际医药港启动,粤剧惠民体验活动走进街坊身边;2024年,《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审议通过;2024年农历九月廿八,銮舆堂举办声势浩大的华光诞巡游,首次携华光师傅“出差”澳门,以粤剧为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共绘同心圆。
华光诞巡游活动
2025年“荔枝湾·新西关”系列民俗活动迎来了第十五届,规模续新高、内容创新意,由水上花市开启新一年的活动盛宴。春节申遗成功后,荔湾聚焦“荔泮芳华 西关有约”主题,策划约200场“岭南萃·欢乐年”迎2025年新春文商旅体活动,吸引旅客约274.63万人。
以文为笔,商旅共生
荔湾文化资源不只是被静态观赏,还是商旅发展的活力源泉。文化资源成文艺创作之源,演艺业、酒店业等文商旅新业态在荔湾百花齐放、留住游客,“留量”激活老城市新活力。
2024年11月,“国潮+科技”沉浸式惠民视听盛宴《悟空·西关游》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上演,该国潮旅游剧融入荔枝湾水乡等岭南文化,将经典文化IP——孙悟空与杂技、话剧、4D立体投影等多元艺术形式结合,呈现西关国潮大秀。
“国潮+科技”沉浸式惠民视听盛宴《悟空·西关游》(受访者供图)
传统文化焕新出彩,新业态在荔湾沃土生根成长。扎根金声电影院旧址附近的MAO Livehouse响起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乐曲,平均每月举办和协办20余场演出。店长李泳龙认为:“永庆坊让市民游客认识MAO Livehouse,而MAO Livehouse在永庆坊汇聚了一批年轻听众,丰富了老城区夜间经济,为新旧融合的城市空间补充了活力。”
扎根金声电影院旧址附近的MAO Livehouse(受访者供图)
街坊熟悉的粤语流行曲在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唐人馆被唱响,陈家祠片区掀起了社区音乐风暴。唐人馆在2024年6月正式开业,探索了演艺空间特色之路——传唱粤语金曲。音乐唐人馆总裁卢日荣感触最深的是,“唐人馆不仅有香港明星流量加持,还收获了一批真心喜欢粤语歌的听众,街坊心甘情愿买账,愿意停下脚步关注演出。”
音乐唐人馆掀起社区音乐风暴(受访者供图)
业态开花发展,政策紧密护航。2024年9月,荔湾区为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新业态,简化文化、旅游、体育等综合业态经营企业办证流程,印发《广州市荔湾区“文旅体一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穗园通”“穗演通”,为文旅新业态提供有力支持、贴心服务。
当趟栊门、满洲窗、粤剧等元素融合在一家酒店,文化实现跨空间传播。与粤剧艺术博物馆为邻的广州永庆坊瞻云精选酒店见缝插针地将粤剧戏台、面谱、戏服等元素融入空间。“岭南文化永不过时,越老越新。酒店作为永庆坊配套服务,能为景区补充游玩体验,以宾至如归的服务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广州永庆坊瞻云精选酒店总经理郭淑慧表示,酒店每月平均入住率达70%,节假日满房。
广州永庆坊瞻云精选酒店(受访者供图)
除了永庆坊瞻云精选酒店,广东胜利宾馆、广州十甫voco酒店等一批主题酒店已在荔湾打响知名度,共促荔湾酒店业发展。2024年《广州市荔湾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首次将旅游产业发展纳入支持范围,鼓励酒店创建星级旅游饭店、广东省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支持酒店与国际高端品牌酒店管理公司开展合作。
筑巢平台,赋能商旅
平台空间是商旅发展的阵地资源,永庆坊、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珠江钢琴创梦园等一批优质文商旅发展载体为荔湾培育文旅发展新实力。
2024年11月《广州首发空间指南1.0》发布,荔湾辖内有6处上榜,其中,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榜上有名。作为广州首个公园式穹顶立体购物中心,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保留工业痕迹,将卷烟厂打造为充满活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都市工业示范窗口,开园1年多,园区成为市民游客喜爱的文旅消费空间。
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升级为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园区
“园区在开发打造过程中,秉承科创为重、产商融合,结合文旅运营核心理念,在注重科创的同时,把激活荔湾文商旅纳入园区改造核心节点。”扬韬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杨波表示,园区的榕树街、朋克街、空中连廊等场景空间,为文商旅创新发展提供载体;园区引入跨粤等文化传播企业、动漫文化企业,打造多重文化产业支撑。园区将在文化、公益、商业、品牌、演艺、全国首店等“首发”方面持续构建发展软实力。
1906科技园扬韬广场成为市民打卡热门地
2024年,荔湾发布一批文旅新名单,包括汇美国际服装城、apM时代国际服装城等4个文商旅融合创新案例,珠江钢琴创梦园等5个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颂今音乐空间等9个文旅特色空间,以特色案例、优质空间唤醒文旅活力,擦亮岭南文化中心核心地、广州千年商都发祥地的“金字招牌”。
从荔湾起步,跨越广州。荔湾与佛山禅城、南海搭建文商旅发展“新平台”。2024年,荔湾印发《荔湾区推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联合创建工作方案》,发挥主动引领作用,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拓宽“荔禅南”文商旅联动渠道;以品牌培育,提升文商旅联动能级,推动“荔禅南”加快建成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区。
《羊城晚报》2025年3月27日A4版报道
文|记者 马思泳图|记者 陈秋明(除署名外)
来源:羊城派